有些事儿吧,蠢到你都觉得好笑。
就像你眼睁睁看着一个劫匪,雄赳赳气昂昂地冲进银行,结果发现自己抢的是个模型展厅。他不但一分钱没捞着,还把自己反锁在了橱窗里,成了供人参观的活体雕塑。
最近荷兰干的这事儿,就给我这种强烈的喜剧感。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抢劫”,演着演着,愣是把自己演成了年度最佳作死案例。
你听这事儿有多魔幻。
九月底,荷兰那边,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名字挺长,派头挺大,突然发了一纸部长令。对着谁呢?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这公司虽然总部在荷兰,但老板,是中国企业闻泰科技。
这道令,说白了,就是把这家公司给“冻”住了。资产、知识产权、业务、人员,一年之内,啥都不许动。
什么意思?
我给你翻译翻译。这就好比你买了套房,房产证上是你名儿,结果街道办突然贴个条子:这房子从今天起,你不能装修,不能出租,不能卖,连家具都不能搬。你人可以住在里面,但你对这房子,失去了任何处置权。
这不叫抢劫,叫什么?文明点的说法,叫“剥夺经营主导权”。糙一点,就是明抢。连遮羞布都懒得扯了。
荷兰那边估计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安世半导体,那可是半导体行业里的香饽饽,尤其是在汽车芯片领域,欧洲那帮车厂都指着它吃饭呢。现在我荷兰把它“国有化”了,不,是“原地接管”了,这不就等于把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从中国人手里夺过来了吗?再往大了说,这不就是在美国大哥面前表了忠心,纳了投名状吗?一箭双雕,美滋滋。
他们以为自己掐住的是脖子。
结果发现,那只是根电线。
电源总开关,在别人手里。
你猜怎么着?
四天。就四天。
10月4号,咱们这边不吵不闹,没开新闻发布会痛斥,也没搞什么外交辞令拉扯。就安安静静地,也发了个通知: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下,就像往滚油里浇了一瓢凉水——炸了。
关键在哪儿呢?安世半导体这只“鸡”,虽然鸡窝搭在荷兰,但它下蛋的设备、核心的饲料配方、甚至绝大部分养鸡的师傅,全在中国。
这公司的产能,绝大部分都在咱们国内。深圳、惠州、上海,尤其那个东莞的封装测试厂,八万平米,跟个巨无霸似的,公司70%的最终产品,都得从那儿发货。
现在,出口管制了。
意思就是,东莞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晶圆和封装件,出不去了。
这下好玩了。
你荷兰不是要这只鸡吗?行,鸡给你。你抱着它吧。但这只鸡,从今天起,只吃不拉,哦不,是只吃不下蛋了。它变成了一只观赏鸡。一个摆设。一个空壳子。
荷兰政府那帮官僚,我估摸着当时就懵了。他们脑子里演练过一百种剧本,可能是中国的强烈抗议,可能是漫长的外交谈判,甚至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忍气吞声。
但他们绝对没算到,反击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准,这么狠。
一刀下去,没砍在手上脚上,直接捅在了主动脉上。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化时代一个特别残酷的真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别想玩“零和游戏”。你想让别人死,很可能自己先断气。
荷兰人以为控制了“品牌”和“总部”,就控制了一切。这是典型的工业时代思维。在今天这个供应链犬牙交错的年代,真正的命脉是生产能力。谁能把图纸变成产品,谁掌握着最大规模、最高效率的生产线,谁才是真正坐在牌桌上的人。
你抢走了菜单,结果发现后厨、厨子、连带菜市场,都是人家的。你除了念两句菜名,还能干啥?
更逗的还在后头。
荷兰人自己还没叫唤呢셔,旁边看戏的先急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一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组织,代表着宝马、戴姆勒、法拉利、福特欧洲……一长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嗷的一声就跳起来了,发了紧急警告。
警告说,要是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断供,欧洲的汽车制造业,可能会“严重干扰”,甚至“生产线停摆”。
看到没?荷兰政府为了抢一家公司,差点把整个欧洲大陆的支柱产业给干趴下了。这已经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这是“杀敌零,自损一万”,顺带把隔壁邻居家的房子也给点了。
这下,压力山大。
闯了这么大祸,总得有人出来背锅吧?
于是,全世界职场人最熟悉的戏码上演了——甩锅大会。
那个之前签发部长令的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叫卡雷曼斯的,紧急给议会写信。信里怎么说?他说,这事儿吧,是“企业商会的几个人瞒着自己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跟他无关,也跟荷兰政府无关。
我看到这儿,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这锅甩得,连牛顿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一个部长级的命令,最后成了一小撮“临时工”的个人行为。这操作,跟咱们这边出了事就赖实习生,有什么区别?原来全世界的官僚主义,内核都是一样的。
早干嘛去了?动手之前,没做过尽职调查吗?不知道安世半导体的命根子在哪儿吗?还是说,傲慢已经深入骨髓,觉得中国这边只会抗议,不敢还手?
说白了,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基于过时经验的战略误判。他们还活在二十年前,以为西方世界打个喷嚏,别人就得感冒。他们还没搞明白,今天的世界,玩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出你的“政治牌”,我出我的“经济牌”。你玩你的上层建筑,我搞我的经济基础。
最终,谁疼谁知道。
现在,安世半导体自己也急了,说正在跟中方谈,希望能获得豁免。
这姿态就更值得玩味了。你被人当枪使,捅了我一刀,现在枪口炸膛了,你跑过来说:“哎,大哥,你看我这手也受伤了,能不能先帮我包扎一下,顺便把子弹还给我?”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件事,往小了看,是一场商业博弈。往大了看,是这个撕裂的世界里,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一些国家,被夹在中间,既想讨好一方的霸权,又舍不得另一方的市场和利益,于是就想出一些自作聪明的小动作,试图两头通吃。
结果呢?往往是两头不讨好,把自己搞成了夹心饼干里最先被压碎的那一层。
时代真的变了,朋友们。那种靠着船坚炮利或者金融霸权就能为所欲为的日子,正在一去不复返。全球供应链这张大网,把所有人都捆在了一起。你可以试着去撕扯这张网,但结果很可能是,网没破,你自己先被勒得喘不过气。
荷兰这回,算是用真金白银,给全世界,尤其是欧洲那些还在摇摆的伙计们,上了一堂价值连城的公开课。
课后作业就是:长点心吧。
这事儿吧,挺魔幻的。你们怎么看?评论区里碰一碰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