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日产劲客SR亮相,150匹+CVT,真能打翻身仗?
这车一出来,我就愣了一下:日产这是要拼了?

劲客这名字,在市场上挂了好几年,动静却一直不大。月销量常年在几百台打转——说难听点,基本属于“你说有吧我也知道,但买吗?算了”的那种存在。可这次突然冒出个带“SR”标的全新款,2.0L自吸引擎配CVT,前脸一看就比以前凶,黑化中网、大嘴进气口,气势是上来了。轮毂样式还没见到实车图,但申报图上的造型确实有点那味儿了,运动感多少沾了点。
说是“全新”,可底盘平台大概率还是老款的CMF-D。真要是换代,不至于这么悄无声息。所以起先我还以为只是小改款,结果宣传口径挺猛,搞得像重新做人一样……(现在想来,可能是日产想借“SR”这个标签重新立人设。)
有意思的是那个“SR”标,车头一贴,立马跟普通版划清界限。但你要说它多性能?别天真了。日产真玩性能,得看NISMO。这“SR”,更像是走丰田的路子——比如C-HR Sport那种,面上给你加点料,骨子里其实没变。红缝线、专属座椅、运动化饰条弄一弄,看着热血,动力呢?还是那台熟悉的2.0L自吸,150匹马力,CVT调校再聪明,毕竟没涡轮,跟本田XR-V得1.5T一比,加速上肯定吃亏。
不过话说回来,自吸+CVT这套组合,胜在平顺、耐操。以我修车朋友的经验,这套动力总成用个十年八年的,只要不激烈驾驶,出大毛病的概率极低。油耗方面,市区跑个6.8L到7.3L,我觉得很现实。就看官方肯不肯出WLTC数据了——不出的话,用户还得自己掂量。
现在最大的悬念,其实是价格。
如果冲着15万去……那可真是赌一把。
这个价位,XR-V、C-HR都蹲在那儿,人家要么有混动省油,要么终端优惠狠。你劲客拿什么拼?光靠一个“SR”标讲故事,年轻人还真不见得买账。轩逸SR卖得还行,说明市场对“轻运动化”标签有点兴趣,可那毕竟是轿车,家用属性强。SUV用户更实际——你得给点真东西。
配置单要是拿不出硬货,比如高通8155芯片、L2级驾驶辅助下放到主销款、双联屏设计……那这“运动版”三个字,听着就像PPT上的口号。安全气囊几个?车身刚性有没有加强?这些关键信息全没公布,我心里真没底。
(其实这里我起初不太明白:干嘛非得叫“SR”?后来才发现,日产近年确实在刻意打造这条直线,从轩逸到楼兰都有类似尝试……算是想走“平民运动化”路线吧。)
但问题是,光靠一张更凶的脸,够吗?
你看那中网,黑得发亮,阳光底下反着光,配上眯眼的大灯,确实事儿多了。可坐进车里呢?内饰材质闻起来还是那股子塑料味儿,中控台线条也没大改。你说年轻消费者买账吗?他们可精了——刷短视频三秒抓眼球,三秒抓不住,直接划走。
所以这波操作,算 desperation move 吗?也不一定。
可能日产就想试试水,看看95后、00后对这种“表面运动+内在家用”的混搭买不买账。万一成了,后续车型就能跟进;不成,也不算伤筋动骨。
但在我看来,这次劲客SR,像是穿了双潮鞋去上班的上班族——外表看着精神,可鞋一脱,还是那双拖鞋。想靠“形象工程”翻盘?难度不小。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去年试驾XR-V时的感受:动力随叫随到,底盘紧实,虽然隔音一般,但那种“小钢炮”般的灵巧感是真的吸引人。而劲客……或许赢在舒适,可在这个级别,年轻人要的,早就不只是“舒服”了。
回头来看,这辆劲客SR,像是日产一次小心翼翼的试探。
赌注不算大,期待也不宜太高。
能靠一张新脸杀出重围吗?
我……持保留意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