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私募合伙人深夜在行业群里甩了张乐园排队图:“迪子这手偷家,够阴的。”下面瞬间弹出投行老王的补刀:“你管人家叫车圈恒大时,人家在给娃娃装方向盘。”)
乐高首次向车企开放教育场景的核心证据,藏在深圳市场监管局的商标备案系统里。上月28日核准的“BYD DRIVING SCHOOL”45类注册,比乐园官宣早了整两周。更绝的是比亚迪乐园项目部的人头配置——从品牌部抽调的95后妈妈组长带三个童趣产品经理,直接向王传福办公室虚线汇报。这组人今年三月跑去哥本哈根乐高总部拍桌子:“你们丹麦人教的交通规则,能适应中国城中村窜出来的电动车?”
(供应商的零件清单佐证了狠劲:定制方向盘的三个情景按钮用上军工级硅胶,碾压同行早教机三倍报价。有采购在朋友圈晒会议纪要吐槽:“童总在会上原话——‘按三十年使用寿命去做’。”)
冲突点埋在家长手册第17页。当同行砸钱在商场铺体验店时,比亚迪把整套安全冗余设计塞进儿童车:四个成人座椅接口承重150公斤的工程余量,被家长质疑“过度设计”。但安全研究院的人透露,这是在测试儿童座椅碰撞数据的廉价方案——乐园每天3000次模拟撞击积累的数据,顶得上实验室干半年。
真正刺伤传统车厂的,是那个伪装成环保展区的电池坟场。扫码显示的退役电池实装量暗藏玄机:标注“2025年电池”的电芯序列号段,对应的是前年卖出的元PLUS网约车。华北某车企战略总监连夜开会时摔了PPT:“这哪是教育,分明是倒逼电池回收透明度!”
(二级市场最先嗅到火药味。中金凌晨发出的速评里埋着炸弹:“单车娱乐内容研发成本分摊达1400元。”这个数字让渠道商炸锅——意味着每辆展车吃掉近半边际利润。但诡异的是高瓴当周加仓200万股,张磊助理在某创投会私下点破:“人家买的是五年后驾照人群的品牌肌肉记忆。”)
乐高方CMO在伦敦电话会上那句“比亚迪教会了我们可持续故事”被刻意传播,可丹麦团队内部流传的备忘录更真实:“中国家长愿意为环保课程支付38%溢价”。最狠的布局藏在乐园出口:完成全部任务的孩子能解锁父亲比亚迪APP的专属优惠券。某新势力门店经理蹲点三天后给总部发警报:“周六离园家庭进店率21%,开口第一句就问‘能像乐园车子那样教孩子吗?’”
(特斯拉中国区产品会的气氛已变。马斯克在晨会上要求高管体验乐园项目的截屏疯狂刷屏时,埃隆的特别标注刺痛了所有人:“看看什么叫软性技术捆绑。”更诛心的是,群里随后甩出份被证实的紧急立项——某新势力车标被孩子画成充电桩的游戏正在连夜开发。)
那张引爆行业的偷拍照其实拍糊了:穿奥特曼T恤的小胖子在路考环节死活倒不进车库,急得操山东口音喊“比亚迪的自动泊车呢?”现场工程师回复的录音还在发酵:“宝贝,这个功能等你有真车时再来试。”但所有竞品都听懂了潜台词——等这批孩子考驾照时,BYD三个字母早焊进他们脑髓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