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巨头崛起,销量超比亚迪,拿下80国市场

最近几年,但凡是聊到买车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会有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风向好像真的变了。

以前大家坐在一起,讨论的中心总是绕不开那些老牌的合资车,比如德系车的底盘稳重,日系车的省油耐用,就好像买车就是在一张固定的菜单上点菜,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选择。

那个时候,要是有人说想买台国产车,周围的朋友可能还会劝一句,再等等看,技术还不成熟。

中国汽车巨头崛起,销量超比亚迪,拿下80国市场-有驾

但是现在,你再到大街上、停车场里转一转,或者打开手机看看网上的讨论,会发现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满眼都是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国产品牌,而且开的人越来越多,口碑也越来越好。

这就不禁让人想问,这短短几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我们的国产车突然开了窍,还是那些曾经让我们仰望的合资品牌跟不上时代了?

这背后的变化,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从一辆车的核心,也就是它的动力系统说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三大件”是我们的短板,也是很多人不信任国产车的主要原因。

咱们起步晚,技术积累不如人家,造出来的车在动力和油耗上,跟合资车比起来确实有差距。

中国汽车巨头崛起,销量超比亚迪,拿下80国市场-有驾

但现在,这个局面被彻底扭转了。

就拿吉利汽车来说,它现在推出的星越L,搭载了一台2.0T的发动机,能爆发出175千瓦的动力,这个劲头可不小。

反映到实际驾驶上,就是这台家用SUV,从静止加速到一百公里的时速,只需要不到五秒钟的时间。

你把这个数据放到同价位的合资SUV里去比较一下,会发现大部分车还在为了能跑进八秒、九秒而努力宣传,星越L已经把它们远远甩在了身后。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追赶了,而是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实现了实实在在的超越。

如果说吉利是在燃油车这条老赛道上跑出了新速度,那比亚迪就是直接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并且自己制定了游戏规则。

当很多人还在为电动车的续航发愁,担心出远门找不到充电桩的时候,比亚迪拿出了它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

这项技术有多厉害呢?

中国汽车巨头崛起,销量超比亚迪,拿下80国市场-有驾

前段时间,有媒体做了个实测,一辆加满油、充满电的比亚迪秦L,从西安出发,一路开到了深圳,全程跑了两千三百多公里,中途没有再加过油,也没有充过电。

这个续航能力,直接让所谓的“里程焦虑”成了一个伪命题。

更关键的是,就算是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这台车开起来的油耗,每一百公里还不到3升。

这是什么概念?

比我们印象里最省油的那些日系混动车还要省。

过去我们买车,总是在动力和油耗之间做取舍,想要动力强的就别嫌费油,想要省油的就得忍受动力弱。

现在比亚迪告诉你,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说完了车子的“力气”,我们再来看看车子的“脑子”,也就是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的智能科技。

在这一点上,国产车对合资车的优势可以说是压倒性的。

中国汽车巨头崛起,销量超比亚迪,拿下80国市场-有驾

你现在坐进一台新款的国产车里,比如搭载了华为鸿蒙车机系统的问界,或者是有着出色智能驾驶辅助的理想汽车,那种体验完全不同。

中控台上的大屏幕反应飞快,操作起来就跟玩智能手机一样顺滑。

你可以直接用说话的方式去控制车里几乎所有的功能,从“打开空调,温度调到22度”这种基本操作,到“我有点累了,放点轻松的音乐”,车子都能准确理解并执行。

在高速公路上,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帮你自动跟车、保持车道,甚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自动变道超车,极大地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我们再回头看看同价位的合通车,它们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很多车型的车机系统界面老旧,屏幕反应迟钝,语音助手也只能听懂一些最简单的、格式化的命令。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在研究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想着怎么让车子变得更聪明、更懂你的时候,很多合资品牌还在把一套真皮座椅或者一个有名的音响品牌当作主要的宣传卖点。

这其中的差距,就像是一个人已经用上了最新款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处理各种事务,而另一个人还在用着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机,虽然也能用,但体验和效率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中国汽车巨头崛起,销量超比亚迪,拿下80国市场-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的国产车能做到技术又先进,价格又实惠呢?

这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我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全产业链。

造车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供应商协同合作。

在燃油车时代,很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高端变速箱,都掌握在少数几家外国巨头手里,我们造车很大程度上是在做“组装”工作,成本高,而且容易被别人“卡脖子”。

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游戏规则变了。

一辆电动车最核心、最值钱的部分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也就是“三电”。

而在“三电”这个新赛道上,我们国家抓住了机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比如宁德时代,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全世界很多知名汽车品牌都在用它的电池。

中国汽车巨头崛起,销量超比亚迪,拿下80国市场-有驾

而比亚迪则更加彻底,从上游的电池原材料,到中游的电池、电机、芯片,再到下游的整车制造,几乎所有环节都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种对自己供应链的强大掌控力,带来了两个最直接的好处。

首先就是成本控制能力极强,因为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技术都是自己的,所以能把价格打下来,用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比合资车高得多的配置。

其次是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因为核心技术在自己手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和升级。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吉利的CMA模块化架构,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创立的技术标准,不仅让我们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也开始影响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

对于现在的90后、00后来说,他们成长于一个更加强大和自信的中国,对国外品牌的盲目崇拜已经大大减少。

在他们看来,汽车的品牌光环远没有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来得重要。

而且,现在的国产车在设计上也早已告别了过去的模仿和廉价感,像极氪、蔚来这些新品牌的车型,都拥有融合了东方美学和未来科技感的独特设计,开出去不仅不丢面子,反而成了一种彰显个性和品位的选择。

当一个年轻人拿着二十万的预算去买车时,他会发现,合资品牌能给他的可能是一台配置不高的“入门版”,而国产品牌则能给他一台动力、智能、设计全面在线的“顶配版”,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清晰了。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国产车的崛起,并不是偶然,它是技术突破、产业链布局和消费观念转变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而我们普通消费者,也成了这场变革中最大的受益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