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

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

前几天陪朋友去看车,奔驰4S店的销售小王悄悄跟我说:“哥,你要真想买车,我建议你再等等,或者看看别的。”当时我就愣了,A级从25万直接降到12.57万,这么大的优惠他们不想卖?后来聊深了才明白,这里面的水比想象中深。

数字游戏背后的算盘

小王给我算了笔账。奔驰A级那台1.3T发动机,120千瓦的功率,零百加速要9.1秒。你猜怎么着?同样12万多能买到的比亚迪秦PLUS DM-i,7.3秒就能破百。差了快2秒,这在红绿灯起步的时候,感受相当明显。

“关键不在这里。”小王压低声音,“你看这车机系统,算力只有2.5DMIPS/MHz,以后想升级功能基本没戏。现在新能源车都30TOPS起步了,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有驾

我当时就明白了,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清库存。

油费这笔账,谁都逃不掉

别克威朗Pro降6万,7万多就能买到,听起来挺划算。但我有个朋友开这车,跟我抱怨过好几次。官方说6.2升油耗,实际市区开下来要7.5升左右。一年两万公里,光油费就比插混车多花两三千。

“我当初就图便宜,现在后悔死了。”他跟我说,“隔壁老张那台秦PLUS,亏电状态下都才4升出头,我这油钱够他开一年半的。”

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有驾

绿牌的事就更别提了。上次限行,他只能坐地铁上班,我开着混动车照常出门。

技术这东西,眼见为实

上个月试驾了几台降价车,体验差别挺大的。朗逸3.59万的裸车价确实诱人,但那套MQB平台真的有年头了。我试着用语音控制,半天没反应过来,最后还是手动操作。

对比一下新势力的车,“你好小鹏”一声,空调、天窗、导航,想干嘛就干嘛。虽然有人觉得这些是噱头,但用顺手了真的回不去。

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有驾

轩逸经典款8万出头,1.6升自吸发动机确实皮实耐用。但多点电喷的燃烧效率,跟现在的混动系统比起来,确实有代差。官方5.2升,实际开下来6.8升很正常,遇到堵车走走停停,表显油耗能飙到8升以上。

这些细节,销售不会告诉你

卡罗拉的TSS 2.0听起来高科技,实际限制不少。全速域巡航要30公里时速以上才能用,城市堵车基本派不上用场。而且只有单目摄像头,没有毫米波雷达,雨天雾天容易出状况。

我一哥们儿就遇到过,大雨天在高速上,系统突然报警说前面有障碍物,他一脚刹车,结果什么都没有。后来才知道是雨刷器刮水的时候,摄像头识别出了问题。

宝马3系20万出头确实香,底盘调校没得说。但1570公斤的车重,现在看来算不上轻量化。停车场挪车的时候,方向盘还是有点沉,特别是女司机,力气小的话会比较累。

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有驾

内行人的视角

这轮降价潮,表面上是促销,实际上可能是传统车企的无奈之举。库存压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技术迭代太快了。

固态电池、800伏快充、智能驾驶,这些技术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传统车企如果不赶紧清理现有库存,腾出资金和精力搞研发,下一轮竞争会更艰难。

一个做汽车供应链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很多零部件厂商都在转型,专门给燃油车做配件的订单在减少,成本反而在上升。这种趋势下,燃油车的维修保养费用可能还会涨。

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有驾

买车还是要看长远

如果你就图个代步,短期内不考虑换车,这些降价车型性价比还行。毕竟十几万能买到原本二十几万的品牌溢价。

但要是你比较在意驾驶体验,对智能化有需求,或者担心几年后转手的时候亏太多,那真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我那个销售朋友小王最后跟我说:“现在的新能源车,技术进步速度太快了。买燃油车就像买功能机,能用,但体验差距越来越明显。”

奔驰A级从25万腰斩到12.57万,雅阁混动跌破10万大关,为何4S店销售私下劝退老客户?-有驾

写在最后

车市变化这么快,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擦亮眼睛。降价固然是好事,但买车还得看自己的实际需求。车子要开好几年的,一时的价格优势未必能弥补长期使用中的差距。

这轮降价什么时候结束,市场什么时候稳定,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确定,汽车行业的变革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