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买增程好还是纯电好?从不同角度给你详细分析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朋友圈里晒理想L9、问界M7的车主们还一脸“可油可电”的优越感吗? 才过一年,市场数据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2025年前7个月,纯电车型销量增速冲到35.2%,增程式却只有12.1%,7月份同比下滑11.4%。 那些当初加价买增程的车主现在发现,自己多花几万块背着的发动机,突然成了“闲置资产”。

新能源车买增程好还是纯电好?从不同角度给你详细分析-有驾

纯电逆袭:技术拐点这次真的狠

“续航焦虑”这个词,现在听起来有点像“手机信号不好”,十年前是痛点,2025年就成了伪命题。

宁德时代搞出的神行超充电池,已经能做到零下10℃低温快充不衰减,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北京朝阳区的充电桩密度比便利店还高两倍,每平方公里挤着52根公桩。 高速服务区充电站覆盖率冲到98%,去年还排长队的节假日,现在基本15分钟搞定补能。

更狠的是成本。 碳酸锂价格从60万/吨暴跌到8万/吨,电池成本直接砍掉40%。 同级别的纯电车比增程便宜2-3万,比如问界M8的纯电版比增程版便宜2.82万,阿维塔11也差2万。

算上每公里1毛钱的电费、年均500块的保养费,业内工程师直接摊牌:“年跑2万公里以上,纯电5年能省7万多,够再买半辆比亚迪秦PLUS! ”

新能源车买增程好还是纯电好?从不同角度给你详细分析-有驾

增程的尴尬:优势被技术平推了

增程车当初卖点就俩:续航长、不焦虑。 现在理想L7、智己LS6这些新款增程车,纯电续航都卷到450公里以上,日常通勤根本用不到油。

可问题来了,既然纯电够用,谁愿意多背一套重达100多公斤的发动机和油箱? 结果高速上一亏电,油耗飙到9L/百公里,比燃油车还费油,增程器嗡嗡的噪音还特别闹心。

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五一跑高速,为了省百块油钱排队充电4小时,耽误整晚行程!

还有要提到的是保值率。 增程车3年保值率虽然还有65%,比纯电的55%高,老款车型一旦遇到品牌降价,二手价立马崩盘。 理想L7去年清库存大降价,二手车商现在见到这车都摇头。

新能源车买增程好还是纯电好?从不同角度给你详细分析-有驾

谁还适合买增程? 业内有句大实话

纯电眼下确实香,三种人还是得选增程。

第一种是常住东北、内蒙古这些严寒地区的用户,零下20℃纯电续航打七折,有燃油备份能救命。

第二种是老小区没固定车位、充电得靠抢的,加油的灵活性比找桩实在。

第三种是月均跨省出差两次以上的销售或自驾爱好者,加油5分钟比充电半小时更适配突发行程。

不过2025年多数人已经落入纯电的舒适区。 城市通勤族日均跑不到100公里,家充桩谷电每度才3毛,一个月电费100块搞定。 纯电车保养就检查下三电系统,省下换机油、清积碳的麻烦。

新能源车买增程好还是纯电好?从不同角度给你详细分析-有驾

市场不会说谎,需求永远复杂

8月份纯电批发销量81.5万辆,市场份额冲到63.6%,增程却缩水到7.7%。

这数字背后是技术碾压,半固态电池量产、800V高压快充普及,车网互动(V2G)能让电动车反向给电网供电。

增程也没坐以待毙,奇瑞鲲鹏增程器热效率干到45%,问界M9保值率逆势做到85.23%。

选择天平倾斜的核心就一点:2025年的纯电,已经覆盖了90%的日常场景。

增程的“全能”,反而成了多数人用不着的成本负担。 就像手机充电宝,应急时是神器,当你随处能找到插座,天天带着2万毫安大砖头的就是冤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