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出了个 “中外反差梗”:慕尼黑网友在论坛晒着空车位喊话大众总部,“为啥中国版 ID.ERA 先上?欧洲人不配拥有吗?”
这款被称作 “巨无霸” 的新车,车长比 GLS 还多出小半臂,还喊出 1000km 续航,6 座布局专门瞄准带娃家庭,直接扎进 40 万级市场。
一边是欧洲网友的 “柠檬精发言”,一边是国内准车主纠结 “这是真香警告,还是能卷死新势力的狠活?”
说实话,大众这次真没端着 “德味老顽固” 的架子 —— 分明是揣着中国家庭的用车说明书,来搞事情了!
ID.ERA 的智能配置刚曝光时,不少人期待 “德系严谨 + AI 灵活”,结果实测直接上演 “反差萌名场面”。多位车主反馈语音助手能把人整笑:说 “打开星空顶”,系统居然回 “德国阴天多,建议开启氛围灯”;喊 “导航到最近的母婴店”,先给你报三个德国品牌奶粉店 —— 网友吐槽:“这 AI 怕不是从慕尼黑刚调过来,还没摸透中国宝妈的需求!”
辅助驾驶更让人又爱又恨:高速上跟车、变道稳得像老司机,可一过 ETC 就 “较真到离谱”—— 有车主晒视频,明明自己手动控制方向盘贴 ETC 感应区,系统硬抢着往中间掰,“差点把 ETC 卡掰断,这架势比驾校教练还凶!” 但反转来得猝不及防,无图驾驶功能在菜市场窄路直接 “开挂”,能预判外卖小哥突然变道,还能贴着路边石精准会车,有老司机试完直呼 “比我开手动挡时还灵活,这下接娃不用怕堵小巷子了”。
不过选装套路又让人破防,IQ.Light 投影功能能投 “双 11 专属停车位”,听着挺炫,选装价却要 2800 块 —— 网友算完账调侃:“这钱够买 150 杯蜜雪冰城,喝到明年夏天,大众是把‘配置刺客’玩明白了?” 说到底,智能不是 “炫技秀”,是 “ETC 不较劲、窄路不剐蹭” 的实在活,显然大众的 AI 还得再补补 “中国路况课”。
ID.ERA 一扎进 40 万级市场,直接把理想 L9 车主的讨论度拉满。有第三方实测数据挺扎心:ID.ERA 增程器热效率 44%,比 L9 高 2 个点,满油满电跑高速能多撑 80 公里;可车机流畅度差了口气 —— 同时开导航、放儿歌,ID.ERA 偶尔卡顿,L9 却能同步加载动画片,有二胎妈妈直言 “娃吵着要看《佩奇》时,卡一秒都像一个世纪”。
一位前新势力产品经理的话很中肯,“40 万级买的不是参数表,是‘家庭场景适配度’—— 大众这次抓对了‘6 座 + 长续航’的痛点,但在‘车机哄娃、语音控家电’这些细节上,还没追上新势力的‘用户思维’。”
更关键的是价格敏感点:ID.ERA 起售价 39.8 万,看着比 L9 低,但想要按摩座椅、智能驾驶高阶功能都得加钱,网友吐槽 “这是把‘基础款’当‘引流款’,套路比双十一还多”。
不过也有车主站队大众:“毕竟是百年车企,底盘调校真不一样,过减速带时娃睡得多香,这是新势力比不了的”—— 显然 40 万级的混战,早不是 “参数内卷”,而是 “谁更懂中国家庭” 的较量,大众这次算踩对了赛道,但能不能赢,还得看后续能不能少点 “选装套路”。
纠结 ID.ERA 的家长们,别被 1000km 续航晃了眼 —— 是忍 “选装刺客” 换德系底盘稳,还是为车机哄娃选新势力?带娃买车哪是拼参数,拼的是 “不糟心” 的日常啊!你会为底盘妥协选装,还是为省心选竞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