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车主可能都遇到过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怪事。
比如,明明车窗关得严严实实,可一场大雨过后,发现副驾驶座位下的地毯湿了一大片,用手一按都能挤出水来。
又或者,车里的玻璃升降器总是隔三差五地出毛病,换了没多久又坏了。
还有人打开后备箱,想拿个备胎,结果发现备胎正安安静静地泡在水里。
遇到这些情况,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车子老了,密封条不严实了,或者是自己运气不好。
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就出在汽车上那些我们平时根本不会注意到的,几个小小的排水孔上。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孔洞,一旦被堵住,后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甚至直接关系到车辆会不会变成一辆问题多多的“泡水车”。
我们先从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引发大问题的地方说起——天窗排水孔。
很多人以为,只要把天窗关上,它就是完全密封的,可以抵御任何风雨。
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汽车在设计的时候,工程师们并没有打算让天窗做到绝对的滴水不漏,因为完全密封的成本很高,而且橡胶件老化后也难以保证。
所以,他们采用了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疏导”。
在天窗的四周,其实有一圈凹下去的导水槽。
下雨的时候,少量渗进来的雨水会先流到这个槽里,然后通过藏在车顶四个角落的四根排水管,顺着车子的A柱(前风挡玻璃旁边的立柱)和C柱(后风挡玻璃旁边的立柱)内部,一直流到车底,最终排出车外。
这个设计在正常情况下非常有效。
但问题就出在,这些排水管的入口非常容易被堵住。
如果您的车经常停在树下,那么飘落的树叶、花瓣、树胶,再加上日积月累的灰尘和鸟粪,很容易在雨水的冲刷下,堆积在导水槽里,把细小的排水管口堵得严严实实。
一旦排水口被堵,导水槽里的水就失去了去路,越积越多,最后就会像倒满水的杯子一样溢出来。
这些溢出来的水,会悄无声息地渗透进车顶的内衬里,也就是我们头顶上那层软软的顶棚。
顶棚里的海绵吸饱了水,水就会继续往下流,沿着A柱或C柱的内饰板,一路向下,最终汇集到车辆底部的地毯下面。
等到您发现脚下湿了的时候,往往车顶内衬、立柱饰板内部,甚至地毯下方的隔音棉,都已经浸透了。
这不仅会损坏内饰,更糟糕的是,潮湿的环境是霉菌滋生的温床,车内很快就会弥漫着一股难以去除的霉味,严重影响驾乘体验和身体健康。
接下来要说的是车门排水孔。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车门里面怎么会有水呢?
其实,车门进水是正常现象。
每次下雨天,我们摇下车窗再升上去,或者在洗车店用高压水枪冲洗车窗时,总会有一些水会顺着车窗玻璃与密封条之间的缝隙,流进车门内部的空腔里。
为了把这些水排出去,设计师在每扇车门的最低端,也就是车门底下那条向内折边的位置,都预留了几个小小的排水孔。
但就是这几个小孔,因为位置隐蔽,几乎没人会去关注它。
时间长了,洗车时冲进去的泥沙、路面溅起的泥土,甚至是一些卡在门缝里的小广告卡片,都有可能把这几个孔堵死。
车门排水孔一旦堵塞,车门内部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水箱”。
而车门里面,安装着非常重要的电子元件,比如控制车窗升降的电机、音响的扬声器、以及控制车门锁的模块。
这些精密的电子设备长期泡在水里,后果可想而知。
起初可能只是车窗升降变得迟缓、卡顿,或者音响偶尔发出“滋滋”的杂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机和电路板会因为生锈和短路而彻底损坏,导致车窗无法升降、音响失声、车门无法上锁或解锁。
去修理厂维修,更换这些零件的费用动辄就要几百甚至上千元,而且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排水孔堵塞的问题,新换上去的零件用不了多久又会重蹈覆辙。
夏天开车,空调排水孔也是一个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夏天开空调时,车底盘下面会滴水,这是空调系统正常工作的标志。
这个水是空调蒸发箱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原理和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镇饮料瓶壁上会形成水珠一样。
这些冷凝水会通过一根软管排到车外。
但如果这根排水管因为灰尘、小虫子或者其他杂物堵塞了,冷凝水就排不出去,只能倒灌回车内。
这些水通常会从副驾驶座的手套箱下方流出,直接浸湿副驾驶脚下的地毯。
所以,如果在炎热的夏天,您发现开了半天空调车底下一滴水都没有,反而副驾驶脚下湿了,而且积水清澈无味,那十有八九就是空调排水管堵了。
这个问题处理起来相对简单,有经验的师傅或者自己动手能力强的车主,可以找到车底的那根管子,用一根细铁丝轻轻疏通一下,水就会哗地一下流出来。
此外,后备箱的备胎槽也是一个容易积水的地方。
大部分轿车的备胎槽底部都有一个橡胶塞子,它本身就是个排水孔,但平时是塞住的。
如果发现备-胎坑里有水,原因可能比较复杂。
有可能是后备箱密封胶条老化,失去了密封作用;也可能是后尾灯的密封垫破损,导致雨水从尾灯缝隙渗入;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天窗的后排水管脱落或者堵塞,导致水没有从车底排出,而是流进了后备箱。
后备箱积水非同小可,因为很多现代汽车的控制模块,比如倒车雷达、音响功放、车身控制模块等,都安装在后备箱两侧或者备胎坑附近。
这些电子模块一旦泡水,极易引发各种难以排查的电气故障,维修成本极高,并且会严重影响车辆的保值率。
在二手车市场,后备箱有水渍的车辆通常会被认为是严重事故车,价格会大打折扣。
最后,还有两个非常冷门的排水孔,一个是发动机舱的排水孔,位于前风挡玻璃下方、雨刮器所在的那个区域,通常被一块塑料盖板覆盖。
这里是树叶和杂物的重灾区,一旦堵塞,雨水会堆积在此处,可能会淹到雨刮器电机,甚至会倒灌进空调的进气口,将水直接吸入车内。
另一个是油箱盖排水孔。
打开油箱盖,在加油口周围的那个凹槽里,仔细看会发现一个很小的排水孔。
它的作用是排出加油或洗车时不慎流入的少量积水。
如果这个小孔被泥土堵住,在北方的冬天,积水结冰后,就可能导致油箱盖被冻住,出现加油时打不开的尴尬情况。
所以,养成定期检查和清洁这些排水孔的习惯,是每个车主都应该掌握的用车知识。
这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却能有效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昂贵的维修费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