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重庆李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他刚买的岚图梦想家纯电版车出了不少毛病,语气里透着无力:你说这质量,真让人不放心,按摩座椅先坏了,屏幕还老是重启,才不到一个月啊!他说完这句,我耳边仿佛听到他无奈的叹息。
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9月5号,他想给副驾驶打开按摩座椅,结果刚按开关,它自己又马上熄灭了,根本用不了。维修厂的人说,重启试试,锁车放会儿试试,听着根本没啥技术含量,感觉就是拖时间。换了控制模块后,问题还以为结束了。谁知道,16天后,主驾驶按摩又坏了。这让我开始想,难道这控制模块是个传染源?(这个想法没细想过,估算可能是质控问题导致零件批次有缺陷。)
李先生还反映,后排扶手屏幕也开始罢工,屏幕自己不停重启,像故意闹脾气一样。更奇怪的是,坐隧道里,仪表盘还闪出残影,好像神经不好使了。
我跟他聊天时突然问:你觉得这车到底值不值这些麻烦?他苦笑。我也不想退,但这品质,真让我心里没底。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着有辆同价位的比亚迪腾势,同样是纯电,按摩座椅很少出现这毛病。腾势的座椅设计更保守点,电控模块先简单实用,出故障概率这个价位里低估10%—15%(体感)。岚图梦想家的按摩设计上更激进,电子元件和算法多,带来更复杂的故障点。说实话,哪款更适合城市通勤,还是看你愿不愿意承担这高科技的潜在风险。
为什么同一个座椅模块两次坏?先前我以为厂家一定会严格筛选电子元件,结果证明没那么简单。在制造供应链这块,就像做一锅汤,原料得新鲜但还得配方合适,哪怕一个调料比平时少了点,口味就有问题。同一个零件厂的批次有瑕疵,这锅汤就不好喝了——换一次可能有效,但没根治。
我说这电控模块问题传染有点严肃了,不能全怪供应链。岚图其实对这批车型控制力度是紧的,售后响应速度也能看出他们想解决,但能不能彻底没故障,还得看后续表现。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李先生说的仪表盘黑屏闪烁问题,品牌方那边还没给个准信,就是挂着,隐隐约约像是软件bug。新车软件问题,难不成是赶时间上线没充分验证?你怎么看,咱们买车是不是得多考虑软件更新的稳定性?
前阵,我碰到一个修理工,他对我说:现在汽车软件就像手机App,一个没更新好,整车功能都能‘宕机’,这和硬件故障根本不一样。这话很有意思,给我一种感觉:车厂供应链没做好,但软件工程师压力也不小,得两头扯着。可惜这种事情让消费者头疼。
再说一个数字,李先生买这车花了34万(样本有限,不排除地方优惠),按正常维护费用算,按摩座椅模块这小零件坏一次,换零件加人工少说得2000元左右,不算自己跑售后路上的时间成本,这个毛病成本是不是让人想想就烦?对比腾势,维修成本能低15%(体感),因为他们电子架构简化了。
李先生想退车,但国内三包政策里对退车的条件限定挺严格。必须是安全性能严重故障或者关键零部件连续坏两次以上,导致不能使用才行。眼下按摩座椅故障,按规定确实不能轻易退车。我告诉他,这跟买了套没调好的家电差不多,质量能否信赖,更依靠后续厂家态度和修复效率。
岚图最近在第二代车型研发上应该吸取经验,优化供应链和控制软件功能。毕竟大家都没精力天天摆弄个会跳舞的按摩座椅。你们说,车企是不是得放慢节奏,多花点时间保证质量?现在这节奏,有点像快餐,先卖出去再说,难怪车主拒绝买账。
我自己是第一代梦想家车主,说句实话,这车不算完美。朋友圈里各种看法都有,有人说谁买谁后悔,也有人高兴得不行。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满意度参差不齐。我没想过这车销量这么大,卖出几十万辆了。要是单看故障率,真是很低,估算十万分之一出这么多毛病算稀罕。可单个车主经历,这些问题实际让人头疼。
有人质疑李先生是不是代言喷子,说一个用户就带来一堆负面新闻,但你仔细琢磨,奔驰宝马也有质量问题,关键是问题集中还是散开,车主愿不愿意走维修流程,他的体验就大不同。岚图在纯电领域崭露头角,腾势和比亚迪块头都不小了,这种用小白鼠换新路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值不值得我们思考。
突然想到,假如我买辆车,平均每公里成本算下来多少合适?按34万车价,保守算车子跑五年10万公里,算上电费和保养,毛估估每公里0.7—0.9元(估算),这种因小毛病产生的费用如果再叠加几次,心里负担肯定增加。
说到这儿,我挺想知道你们:你们会因为这类细节问题放弃一个品牌吗?还是等它稳定下来再考虑?我自己倒觉得,技术创新就像做菜,总有几次调味失败的,你买上的,可能是前台厨房里那个手忙脚乱的厨子,还没练熟。接下来岚图该怎么办?我们就观察吧,摸着这趟按摩座椅线索,能不能找到一条更靠谱的路。
那天李先生发过来一张维修照片,细节挺有意思:座椅侧边那块塑料卡扣轻微变形,按理说这不是功能故障,但跟座椅控制模块关系,估计是第一次维修时拆卸过程中造成的。说不定,一些故障根源没那么简单,是个连锁反应。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看车里这一块塑料细节,你还会放心按摩?还是直接跳过,别用那功能?我觉得,问题其实不在某一个零件上,而是整车设计和供应链协同能力的磨合——这磨合,谁能说清楚什么时候到头?
话说回来,你们最近车里有没有什么莫名其妙的怪故障?如果有,是不是也怀疑自己买了个窗口期的车型?我倒是希望,车厂能多点耐心,少点闷头赶工的急躁。面对这按摩座椅反复坏的情况,李先生真心头疼,车市里,这样的烦心事还得出多少?
我也不知道,岚图下次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还是继续让人揪心。这按摩座椅开开停停的声响,听着咋那么像车在闹脾气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