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eep谢幕:50:50合资模式为何救不了广汽菲克?

"22万辆到破产清算,曾经风靡全国的Jeep自由光为何沦落至此?"当你看到满大街的国产Jeep逐渐消失时,这个疑问是否也浮现在心头?7月8日,广汽菲克正式被法院裁定破产,这个曾经创下年销22万辆神话的合资车企,最终倒在了股权博弈的十字路口。

国产Jeep谢幕:50:50合资模式为何救不了广汽菲克?-有驾

高光时刻:SUV红利下的野蛮生长

2010年成立的广汽菲克,堪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混血儿"。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各持股50%的合资模式,在当年被视为"强强联合"的典范。凭借Jeep品牌在越野车市场的号召力,国产自由光、指南者等车型迅速打开市场。2017年,广汽菲克销量飙升至22.2万辆,经销商网点超过400家,生产线昼夜不停运转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彼时中国SUV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广汽菲克吃尽了市场红利。自由光一度需要加价3万元提车,成为中产家庭彰显品味的标志。但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这家合资企业最后的狂欢。

国产Jeep谢幕:50:50合资模式为何救不了广汽菲克?-有驾

致命转折:股比之争引发的系统性崩盘

2018年起,销量断崖式下跌的背后,暴露出合资模式的深层危机。当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要将股比提升至75%时,广汽集团立即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否认。这场公开的"股权拉锯战"持续半年之久,直接导致新车导入停滞、营销体系瘫痪。

国产Jeep谢幕:50:50合资模式为何救不了广汽菲克?-有驾

50:50的股权结构像一把双刃剑——在蜜月期能实现资源共享,但在危机时刻却变成决策僵局。据内部人士透露,关于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会议上,中外双方经常因技术路线、投资额度等问题争执不下。2021年,当主流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时,广汽菲克的产品线还停留在燃油车时代。

时代警钟:平等合资模式走到尽头?

广汽菲克的破产清算,给汽车行业的合资模式敲响了警钟。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至75%、大众控股江淮大众,这些案例都表明,在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股权对等带来的决策低效已成为致命伤。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响应的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中外双方的技术路线之争往往让企业错失市场窗口。

值得玩味的是,同样是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却在主动调整股比后焕发新生。这或许印证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中,有时候"不平等"的合作反而更具生命力。

当最后一辆国产Jeep驶下生产线时,它留下的不仅是情怀的褪色,更是对传统合资模式的深刻反思。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新赛道上,或许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在变革的时代,学习者将继承地球,而学富五车者会发现他们装备精良的世界已不复存在。"这场关于股比模式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