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销售哭晕在厕所:提成从800砍到250,这车卖得心寒!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小米销售哭晕在厕所:提成从800砍到250,这车卖得心寒!-有驾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小米YU7上市三天锁单20万台,本该是销售们拿提成拿到手软的狂欢,杭州小米之家销售小王晒出工资条:7月提成仅2500元,还不及SU7时期的三分之一。他当月的试驾预约排到凌晨两点,嗓子哑得说不出话。

小米将YU7提成从SU7的800元砍到250元,美其名曰“优化成本”。但订单量暴涨6倍的情况下,销售人均接单量从每月30台飙升至200台,相当于每天要接待60组客户。某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企销售流动性达38%,其中67%因“收入骤降”离职。

小米销售哭晕在厕所:提成从800砍到250,这车卖得心寒!-有驾

特斯拉中国区销售底薪7800元,但月均销量不足20台;蔚来销售提成每台1200元,可全国门店平均日客流量仅35组。反观小米,凭借“雷军效应”每天自动进店2000人,销售沦为“签单机器”。

消费者最先感受到寒意。北京车主张女士吐槽:“销售连基础配置都说不清,试驾车里程表还是上个月的数据。”更夸张的是,某二线城市小米门店出现“黄牛代排”,花500元就能插队试驾。这些乱象在SU7时期鲜有发生,当时小米要求销售必须通过120小时产品培训。

小米销售哭晕在厕所:提成从800砍到250,这车卖得心寒!-有驾

车企的算盘打得精明。小米YU7订单中,75%来自线上“秒定”,线下转化率不足5%。既然销售不创造增量,自然没必要支付高额提成。但这种逻辑正在反噬品牌,某第三方调研显示,小米汽车NPS(净推荐值)从6月的82%暴跌至7月的51%,主要扣分项是“服务体验断崖式下跌”。

没人愿意深耕专业能力。某造车新势力HR透露,他们曾想挖小米王牌销售,对方却说:“在这练嘴皮子不如去送外卖,至少钱不拖欠。”这种集体躺平,最终会让整个行业付出代价。

参考2023年理想汽车的做法,将提成与NPS挂钩,服务差评超3次当月提成清零。比亚迪则推出“星级销售”制度,通过产品知识考试每月多拿2000元。这些尝试证明,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将客户满意度提升40%。

小米销售哭晕在厕所:提成从800砍到250,这车卖得心寒!-有驾
#高考人生始发站#小米售后体系正以每月新开30家服务中心的速度扩张,急需大量专业技师。与其让销售在前端“应付差事”,不如将资源向售后倾斜。某车企服务总监算过账:“培养一个五星销售要10万,挽回一个差评客户要花20万。”

您怎么看待车企的“提成缩水”策略?如果销售连产品参数都说不清,您还愿意为品牌买单吗?欢迎留言讨论,您的选择可能改变行业规则。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新能源销售生存状况报告》、小米汽车内部绩效考核文件)
(新闻来源:36氪《小米YU7销售提成风波调查》、界面新闻《新能源车企服务危机内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