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港股敲钟上市,股权问题解决,海外出口创新高

奇瑞汽车终于上市,在香港联交所,代码09973,逾二十年,每次有人说“奇瑞要IPO”,我都只敢当听段子,没想到,这回成了,股价首日开盘比发行价高,收盘也就那水平,市值1841亿港元,看着天花板都破了一道口子。这二十年,奇瑞的IPO路,整个中国汽车圈都快听成评书了,一折接一折,能写成长篇小说,每次一有风吹草动,车圈群里就有人喊:又冲刺IPO了,又翻车了。今儿,真的就挂牌了。

奇瑞港股敲钟上市,股权问题解决,海外出口创新高-有驾

回头想想,谁又能想到,奇瑞这个造车老班底,能折腾二十年不倒,最终还是在港股敲钟,“圆梦”上市。说起来,奇瑞这公司DNA里自带硬核、倔强和折腾,一没大佬罩着,二没国外技术,凭着一股“安徽劲”,硬顶着干。

最早那会儿,没造车资质,被逼着把20%股份送了上汽,换来一张造车入场券。刚开始还都挺好,结果人家上汽要增持,奇瑞说不干,两家说掰就掰,直接把上汽请出股东席,股权落下烂摊子,现在看就是“造车老人带新股东开局自摸”。股改后往A股冲击,政策卡着200人股东上限,结果奇瑞一查,自己股东多得数不过来,永远过不了门槛。

后来搞混改,2019年青岛五道口带着196亿进场,外界一度说“奇瑞终于有救了”,结果后脚融资链断裂,项目烂尾。2022年立讯精密又接盘来救场,百亿直接砸进来,还是解决不了股权问题,还是老大难。直到今年终于搞定,把奇瑞控股一刀切,原本的“祖宗十八代”股东全变成直系血亲,彻底把这摊子理顺。这一步算真拧到底了,不然还得一年孵一次“鸽子蛋”上市。

奇瑞港股敲钟上市,股权问题解决,海外出口创新高-有驾

说到底,困住奇瑞的,一直不是赚钱多少,而是体质不行,股权卡死,谁都推进不动。这也是所有国有汽车公司的通病,想机制市场化,想资本化,结果自己人多嘴杂,一变就乱。奇瑞上市,意味着什么?不是说“体制才是天花板”,而是——真要上市,体制问题真能解决。

谁记得十年前奇瑞亏得有多惨,本地产的神车瑞麒、威麟满大街宣传,结果都是砍价大王,排队修理俱乐部。坊间直接有新段子,“奇瑞奇瑞,排队修车”。销量起来了,账上全是亏空,四年亏掉二十亿,造的越多赔的越多,品牌乱成一锅粥,三十多个平台重复建设,研发本钱烧得呼呼的。

奇瑞港股敲钟上市,股权问题解决,海外出口创新高-有驾

后来管理层咬牙大手术,你看2013到2020年,直接卖掉最重要的资产,现金换呼吸,变速箱工厂一卖,观致股权卖,凯翼卖,卖掉三个命脉,挤出67亿,不卖撑不到转型那天。市面上说“甩包袱”,其实是自断一臂,为明天把命续上。

奇瑞港股敲钟上市,股权问题解决,海外出口创新高-有驾

市场没留情。品牌砍完,平台缩成五个,单车成本马上往下掉,毛利率从低谷8%恢复到11%,但实话说,这还只是站稳了,不出血了,谈不上翻身。奇瑞真正的新生,靠的是抓住全球市场和新能源的爆发。

出口嘛,瑞虎8在国内卖12万,出口到俄罗斯18万,中东甚至星途揽月溢价快一半,直接把国产车的价值往高端拉。整车卖、散件卖,本地设厂,组合拳一起打,出口从2020年11万辆干到2024年114万辆,海外占了快一半,单车利润从600元干到5500元,数据不是闹着玩儿的。

新能源一波起来,插混风云A8毛利高,高端抢收,补贴纯电攻坚,品牌缩成四大事业部,研发砍掉重复浪费,自研域控制器降本。新能源业务摘了“赔本赚吆喝”的帽子。净利润直接从七百多万一跃到一百四十三亿,“逆袭”的标签,放哪都不显得夸张。

这还没完。香港上市这一环,重要的不是表面市值飞跃,背后的逻辑是——奇瑞终于腾出手走国际大棋了。资金有了,股东清爽,抗风险的盾也硬了,还能引入全球化资源,新能源时代,手里不拿真金白银,很快会掉队。全球扩张、资本战略、技术创新、人才换血、品牌焕新——接下来的几年里,奇瑞还能怎么玩,很大看头。

资本市场投票,用最大募资额说明一切,这背后不止是看好一家国货品牌,更多是看中国制造能力、整合能力、坚持变革的价值。过去国产车被质疑被嘲笑,一个上市公司从“甩不掉股东的拖油瓶”变身全球新能源玩家,路走成这样,不是谁都能做到。

中国汽车产业洗牌整合,奇瑞自救20年,熬到今天“破茧成蝶”,是整个行业一次集体心理共振。老国企一口气憋二十年,没倒下,其实代表着更多行业的血性和定力。新能源也好,出海也好,拼的不是哪个细节产品,是全链路自我进化的能力,是甩掉传统路径依赖,主动“换血”的魄力。

看着今天港股开市的那个画面,奇瑞高层站在聚光灯下敲钟,很多老员工泪目,网友留言刷屏:“这操作我敬服”“奇瑞20年长征终于上岸”,合肥当地网友直接玩梗:“以后说合资,不是外资,是资本合资大赢家”。其实不是搞笑,这种自嘲,更多是互相激励,一群“汽车圈钉子户”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有人对国产车上市冷嘲热讽,什么“亏损换市值”论调,这类说法在今天真实站不住脚,大家用脚投票,数据本身就是最扎实的话语权。港股能走到最大规模IPO,资金不会说假话。更说明了现在新能源车企的逻辑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自己救自己,市场救市场。二十年前,谁会相信合肥能走出全国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商?

老车企新生,万亿赛道,下一步怎么走,不好预测,只能说奇瑞给中国制造一次有力的“范本展示”:坚持、折腾、硬撑、不服,迟早会有回报。这不是终点,是全行业的大幕刚拉开。

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积极向上的态度,所有信息均源自公开数据和主流媒体报道。若有表述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正。小编码字不易,欢迎各位留言、点赞、分享、关注,小编努力为大家挖最接地气的财经故事,祝大家生活如奇瑞上市一样,一路向前。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