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其实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又一点也不简单。南京刘先生的遭遇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新买的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五百公里就花了四十多万块钱,结果开了不到一个月,毛病就冒出来了:大灯掉漆、车门吱呀响、后备箱划痕——想想都气得肝疼。这事儿到底是谁的错?买车的人倒了霉,卖车的人拍着胸脯担保,厂家装作没听到,大伙看着也只能摇头。
先不说这车毛病,咱们掰扯掰扯,你花将近五十万买的车,心里图什么?说白了就是图个“新”,图个“值”,图个“面子”,图个“安全”。没想到刚上路,车就掉链子。咱们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才叫新车?是零里程?没毛病?没出过事故?还是只是没上牌照?现在买车,最怕的一点就是信息不透明:想看检测报告,厂家说是“公司机密”;想查生产日期,销售称“这不重要”;你问的越细,别人越怕你发现问题。大家把钱砸下去,结果买回来一脸懵圈,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车?
卖车的人说的话还能信吗?你一进展厅,销售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品牌怎么怎么牛逼,品控怎么怎么严格。可真到提车的时候,你问检测记录,销售立马变脸,连个笑都懒得挤。你不是花两万块买辆电动车,你是花四十多万买阿尔法罗密欧,想要个“高端”体验,结果毛病还不如五菱宏光少。这时候你会不会怀疑,咱们这些消费者是不是太容易被忽悠了?
咱们都知道汽车行业猫腻多,没毛病的车少之又少,关键是出了事以后,谁来负责?律师都说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白纸黑字写着:卖车的人藏着车毛病不说,退车不光要赔钱,还得三倍赔偿。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遇上低素质的4S店,啥都不认账,检测报告不给看,出了问题让你打官司,有这样的服务态度,谁还敢买?刘先生想把事解决,4S店负责人磨刀霍霍地说“你去法院告啊”,这场面只在电影里见过,结果现实生活里就有。
有时候我就在想,汽车质量到底关乎买家还是厂家?很多人说阿尔法罗密欧是高端车,是这“意大利血统”,现在连检测报告都不敢让看,“高端”就成了个笑话。咱们花几十万买辆车,不是为了让自己成“维权侠”,而是图个安心。可是现在的车市,花钱买安心比中彩票还难。你说,是不是应该有个“车主协会”给大家撑腰?出了问题不是自己瞎兜着,而是有人能帮你查清楚,出了毛病往厂家脸上甩。
咱们退一步说,为什么4S店这么横?一个原因是现在“维权”太难了:你要维权,先得有证据;你没检测报告,等于没抓手;4S店不给你看报告,就是把刀握在自己手里。大家都知道售后服务很重要,可是在现实里,大多数4S店只管卖车,修车一大堆推诿。厂家说一套,4S店干一套,流程不透明,责任不分明,消费者只能自己瞎碰壁。你说,这种行业风气还能改变吗?
很多人问,遇到这种事是不是只能认栽?不是!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买车时就得多看检测报告,看生产日期、公里数,哪怕对方撅着嘴说“这是保密”,你拉不下脸,就会吃亏。买车是大事,不是逛超市买零食,出了事影响的是几年的生活。大家都得学会争取自己的权利,别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越是不较真,越容易被忽悠。要是发现问题,别听销售瞎哄,直接打12315或者上汽车投诉网,最好把证据都留足了,别给对方钻空子。这事啊,不光是南京刘先生摊上,指不定明天就轮到你我谁的身上。
再说说阿尔法罗密欧自己,这品牌在国内不算大牌,价钱很高,说是跑车血统、赛道基因,广告拍得挺牛,很容易迷住人。可要是真有问题,厂家也不能当缩头乌龟。不然又有什么用?所有品牌都该记住一句话:高端不是脸皮厚,而是问题少、服务好。你让用户投诉无门、维修困难,销售只会卖嘴皮子,这和几十年老品牌有什么区别?
销售员的嘴你别轻信,厂家“严格品控”看看也就是广告词。很多人买车,就是图放心,可你看到“车门吱呀响”“大灯掉漆”,还能放心吗?这种毛病出了问题,最怕厂家只会推锅,让4S店自行解决。其实这事归根结底,厂家不能只管卖车,不管售后。你要是真牛,就别遮遮掩掩,把检测报告给用户看看。你怕啥?怕车有问题怕被退,还是怕服务不过关?要是厂家管得住,4S店怎么敢横?
有人说,市面上很多车都这样,买回来就得有点“心里准备”。可这不是正常事啊!大家买车是消费升级,不是赌一把。像刘先生这样花了四十多万,只用了五百公里就出毛病,厂家和4S店还敢耍赖,这给大家都敲了警钟:别逮着高端车就觉得没麻烦,买车前能问的全问,能查的都查。别管销售在旁边磨嘴皮子,你就死磕检测报告和生产信息。以后发现问题,要么找媒体曝光,要么走法律程序,别自己吃哑巴亏。
现在的消费逻辑也得变变了,别再只听广告、看外观、信销售。信息不透明是最大的坑,厂家和4S店越藏,大家越是要盯紧了问。将来谁敢对用户好,谁敢公开检测报告,谁就能赢得市场。你要是跟过去一样糊弄用户,消费者迟早都能看穿,那些漂亮品牌也就剩嘴上说说。
说到底,这事不是南京的事,也不是阿尔法罗密欧的事,是整个行业的通病。信息不透明,售后不靠谱,维权太难,消费者都得长点心。买车前多磨叽,买车后多留证,发现毛病赶紧曝光,别光让厂家和4S店“内部处理”,你越忍让,对方越懒散。没有人天生该当冤大头,花几十万不是为了买麻烦。所以,如果以后你也打算买车,别忘了刘先生的遭遇——别只看广告,也别只听销售多会忽悠,实打实把所有信息盘清楚,这样以后开车才踏实,花钱才不后悔。奔着高端去买车,是希望买到安心和信任,千万别买成一肚子委屈,花钱买气受,那日子真没法过。
这回南京车主怒了,但不止他一个人应该怒,每个买车的人都该多留个心眼。你觉得买新车就一定没问题吗?你觉得品牌说得漂亮就一定管用吗?你觉得出了问题厂家会帮你解决吗?其实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只有认真盘查、较真维权才能少吃亏。消费得透明,服务得靠谱,这才是汽车行业该有的样子。等着4S店自己改,等着厂家自己变,是不靠谱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四十多万变成一堆掉漆、响门和道歉信,咱们买的是车,不是测试自己耐心的工具。愿以后每个人的钱,都花得明明白白,车也能开得踏踏实实。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