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车展门口排队,听到一个老头跟身边人说:这车真稳,坐着像在云端一样。我一转头,看他那微微皱起的眉头,似乎还带着点郁闷,明显不是真的觉得稳,反而是在找稳的感觉。
你说,车辆的稳到底靠啥?我估算,这辆车的电子稳定系统(ESC)其实覆盖了95%以上的时间,推算可能得花费不到0.1秒的反应时间,一套即时调整让它像会随时感知你的小动作。不过你会不会觉得,花那么多钱买个车,还得仰仗一堆电子玩意儿,才觉得安心。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并排开着一辆普通车和一辆配备主动悬挂的车,路况差不多。结束后,对比数据:前者在颠簸时车身摇晃大约的估算是15度左右(体感),后者只有5度。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悬挂的调节到底是不是靠着实时感应来调控的,我没细想,但觉得如果像人体的反射一样快速,那车子的悬挂调节或许也像瞬时变形,在路面遇到坑坑洼洼的时候给予弹簧式反应。(这段先按下不表)
有没有发现,很多车在同一价位或车型之间,差别不在硬实力——比如空间、配置——而是在调教上?我举个例子,朋友的紧凑型SUV,虽然是同目标用户,底盘调得更细腻点,夸都夸不完,但你路上试试会发现,转向的回馈感明显不同。他的车转弯时侧倾少,动力响应也比我那辆反应敏捷得多。这个调教其实就是研发用心的一个体现,很多时候,电子系统虽然可以追赶动态,但它们用料、调校,才是真正的Feel。
而我会怀疑自己,为什么有些车子明明配置差不多,就能给我一种特别顺手的感觉?很多厂家的调校师就是那种会在调试时不断折腾人车互动的高手,把车调到我开着既不费力,又舒服。搞得我会觉得,悬挂、转向的设置,某种程度还挺像咖啡豆的调配:不同的磨豆粗细、焙烧深浅,最终泡出来的咖啡味道大不同。
回过头来看,这个感觉不一定是真正的技术差异,而是心灵感受的不同。你难道没有遇到过,车子调得铁血点,就觉得稳得稀奇?哪里真正够稳,我觉得还是心态。开车的心态一变,车再牛都浑身发抖,车再差也能稳得像老货。心理上掌握主动挺重要的——除非你怕死。
说到这,鼻子一皱,我又在想,开车时我们用的感官其实是个过滤器。耳朵告诉你转速,眼睛告诉你车外状况,手脚在操作。这个组合就像一个调节器,越顺手,越能排除杂音。你注意过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说我坐车都晕,坐了几圈就想吐。可如果开车,全神贯注在路上,注意力集中,晕车感就会减弱不少。(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其实有个疑问:有没可能,那些晕车严重的人,如果能养成主动操作的惯,或许也能改善?他们身边的人都觉得奇怪,你自己开车这么晕,坐车怎么还能撑?我觉得可能,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主动掌握。我曾试过让自己在车上多做点操作,把注意力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控制,感觉晕的症状就轻一些。
你知道吗,刚才我和一个修理工聊天,他说:其实很多晕车的问题,根本不在车好不好,而在你坐车的姿势和心态上。这是偏生活一点,但我觉得挺对的。你想想,坐得挺直,视线平视车前,不像低头、靠着椅背的姿势,晕车就会少很多。
我还在脑子里算了一下,以一辆正常燃油车跑50公里的油耗,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8升(估算/体感),油的单价每升7块左右,其实成本还算可控。偶尔想,难不成晕车和油耗也有点关系?我觉得没啥关系,但如果连开车惯都能影响晕车,那我觉得,心态可能比技术更重要。
你有没有试过那种我知道自己要晕的感觉?对,就是那种预感到头就开始晕的点。这时候,调整呼吸、放慢节奏、甚至闭眼,反倒能缓解一些。啊,对了,大家都嫌麻烦,比如说我不要专门注意这些了,但它们其实真的是心头宝。
不过我得承认,很多人对主动性的理解其实还很浅。开的过程里,预判、提前调节、甚至对路面状况的感知力都能帮忙减轻晕车。这就像驾驶员提前预测下一秒要做什么,心里有个底,身体自然会带着信心反应。只有些人天生对这些东西敏感点,也许天赋占比更大,谁知道呢。
哦,说到主动控制,我突然想到,很多高端车都能通过山路模式之类,把驾驶调到我掌控。自动驾驶技术虽然很炫,但我不是特别相信它能解决所有剧烈变道的场景,反而觉得,懂得自己控制的人,更能在动荡中找到安全感。
说到这里我突然停顿了。你觉得,开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掌握主动还是被动依赖那些机械?我真在犹豫。或许,最根本的是,要有心安理得把控的能力吧?有时候,我觉得我对自己驾驶的信心,都来源于知道自己能应对一切。
这小节我暂且用控制感这个词,算是个总结。那些晕车的人,可能缺少这个控制感。他们面对不确定时的无助感,让前庭神经像一台老旧的警报器,总是触发。
说到这我又想到一个点:车内那点点氛围灯,有没有可能实际上影响驾驶时的心情?我觉得挺可能。心情好了,身体放松,反应自然就更好。这个就像调节室内光线和音乐,能让人更有主控感。——哎,又跑题了。
我对搞懂这个主动权,其实还不能完全说得透,但总觉得,掌握主动让大脑更忙碌,前庭少点冲突状态,晕车就会少。你试过带着我就是要懂得操作的心情上路么?也是不容易的。
问一句:如果真有那么几秒钟,让你感觉自己就在船上,自己在掌控,是不是整个人的晕车感就会减弱轻许多?又或者,我是不是又猜错了点?试试总没坏处啊。
(这段先按下不表)……可摸到细节的瞬间就觉得,这种主动感说不定跟咱们开车的秘籍关系更大。像我这样不喜欢太麻烦的人,还是希望车能帮我把主动两字做得更到位。你说呢?未来的车,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种心灵感应,让你觉得我自己在路上,无比自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