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奇瑞董事长为加班问题道歉,周末让员工与家人团聚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奇瑞汽车近期的一则内部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8月5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奇瑞内部发文要求精简会议、提升效率,目标明确——公司级会议精简30%,参会人员精简30%。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对公司管理模式的深刻反思与大胆革新。

反内卷!奇瑞董事长为加班问题道歉,周末让员工与家人团聚-有驾

时间回溯到7月下旬,在奇瑞集团2025年中干部大会上,尹同跃坦言,过去奇瑞在会议安排与时间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制造作为奇瑞的立足根本,精益生产与管理至关重要,而以往的“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不仅忽视了员工的时间价值,更是与精益理念背道而驰。尹同跃对此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并决心做出改变,他特别强调今后周末禁止组织会议,让异地员工能在周末与家人团聚。

这一要求不仅体现了对员工的关怀,更是对公司管理效率的一次深度审视。长久以来,会议过多过滥、冗长拖沓,不仅消耗了员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被消磨。尹同跃提出的“多下现场、少进会场,开短会、开小会,不开没有准备的会,不讲话过于啰嗦,不拖堂一秒钟”,为公司会议文化的变革指明了方向。从领导做起,自我减少会议时间,让领导学会开会,这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也是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一步。

回顾过往,奇瑞在管理上曾出现过一些饱受争议的事件,其中以研究院院长相关的事例尤为典型。就在去年3月7日,一封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回复研发出勤统计的内部邮件被曝光。邮件中直言“以奋斗者为本,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从机制上想办法”,这一内容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轩然大波。


众多网友指责这是在变相强制员工加班,甚至搬出《劳动法》指出强制要求周末加班属于违法行为。尽管高新华次日回应媒体称,邮件要求对象不是普通员工,是激发愿意努力工作的员工,鼓励他们奋斗,同时不让他们吃亏,本意不是压榨员工。但当被问及“规避法律风险”时,他却表示正在开会,不方便交流。此后,还有自称“奇瑞汽车员工”的留言称“奇瑞汽车所有部门周六强制加班,晚上加班也非常严重”,并指出“绩效跟你的加班时间都是挂钩的” ,这使得奇瑞的加班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如今,奇瑞此次精简会议的举措,无疑是在向过去不合理的管理方式说“不”。为了将精简会议的要求落到实处,奇瑞在内部发布的《关于大幅精简会议、提升效率的通知》中做出了一系列详细规定。在会议组织上,专业性会议由高频降为低频,原月度会议改为季度召开,原周度会议改为月度召开,提倡现场口头汇报,且汇报人需自己起草材料,不得安排下属代工;在会议时间上,经管会不超过2小时,其他公司级例会不超过1.5小时,非公司级会议不超过1小时,IT和会议室管理部门甚至可采取熄屏等手段强制终止超时会议。

然而,变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近日的一场周六内部会议上,尽管会议效果不错,但尹同跃当场指出,此次会议没有落实周六、周日不开大会的精神,他严肃强调这是关乎价值观的严肃问题。这一表态显示出尹同跃推动变革的决心,绝不允许有任何违背新规定的行为出现,哪怕会议本身有一定成效,也不能成为破坏规则的借口。


奇瑞的这一举措,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这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体现,真正关注员工的生活与工作平衡,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网友期待看到这一举措的长期效果,担心是否会出现“一阵风”式的改革,无法真正改变公司的会议生态。

从行业角度来看,奇瑞精简会议的举动或许会成为汽车行业乃至其他行业企业管理变革的一个信号。在追求效率与创新的今天,如何合理利用时间,避免无效会议的消耗,是众多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奇瑞先行一步,通过自我反思和主动变革,试图找到更适合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企业未来竞争力的一次投资。未来,我们期待看到奇瑞在这场效率变革中取得的成果,也期待其他企业能从中获得启示,共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