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尚H5体验:大块头的新玩具,科技感拉满但细节还得抠抠,实际驾驶体验证明舒适性和实用性仍需提升

在行业里转了这么多年,我尝试用最直白的方式讲给你听。你知道吗?最近市场上那叫一个迷关系,新车一堆,科技也赶着跑,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少得可怜。拿这次体验说吧,鸿蒙H5,那真算得上个新玩具。

我刚才在展厅,瞅着一辆车一边,人家销售闹着:你看这科技感,够未来派吧?我打量了一下,心里还挺好奇。大块头我这样176+、80公斤左右的人坐进去,空间挺宽敞。两排座都能打个哈欠,坐上去像个豪华事情的剧场。不过我还在心里琢磨:如果是个身高180的朋友,后排空间会不会略紧?不过整体还算蛮实在。

鸿蒙尚H5体验:大块头的新玩具,科技感拉满但细节还得抠抠,实际驾驶体验证明舒适性和实用性仍需提升-有驾

坐着试了试,外后视镜那调节方式让我有点新的体验。没用操纵杆,直接在中控屏幕上划个圈,然后用方向盘上的两个小球调,科技感确实炫。老实说,惯了用手抓的我,反倒觉得这一调整动作怪繁琐。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会不会光靠屏幕调节,就让驾驶变得像在玩游戏一样?我估计会啊,毕竟现在不少未来感的车都在走这条路。

说到细节,我刚去翻了下笔记,发现这车的中控其实还隐藏着很多玄机。比如那个化妆镜式的遮光板镜子,90度甩开,挺巧,也很方便。但这对身高不足165的朋友来说,好像不太友好,总得仰个头才能用。就像我之前带朋友试驾,结果她还被那灯光晃得直皱眉。

鸿蒙尚H5体验:大块头的新玩具,科技感拉满但细节还得抠抠,实际驾驶体验证明舒适性和实用性仍需提升-有驾

我也注意到,鸿蒙的4.0版本ADS我没拍照,真是可惜。说句实话,这自动驾驶辅助,估算在市区复杂的路面里,能给我搭个把手,但深度依赖还是别指望它能把我送到家门口。它像个聪明但不靠得住的邻居,给你个提示,怎么走还是得看自己。你们会不会觉得,现在的自动驾驶像极了跑步机上的速度调节,你知道它帮不上大忙,但总比全靠自己强。

再说说灯光。车内那个氛围灯,色彩可以调,效果不错,但那个氛围感我觉得还是靠不了太久。尤其是车内的空气味,虽说还能接受,但比起我以前开过的一些车,差点没让人想到车厂是不是还少点后续调试。

我刚才想了个问题:这科技感到底掩盖不了那些细节设计的缺陷么?比如说,方向盘的反馈,电子按键的手感,或者那些小按钮,真的能走得远么?厂家宣扬的前沿科技,是不是只是在短暂的惊艳?我觉得这还得试试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出个真章。

鸿蒙尚H5体验:大块头的新玩具,科技感拉满但细节还得抠抠,实际驾驶体验证明舒适性和实用性仍需提升-有驾

说到这,我忽然想到一个疑惑:这些科技体验是否真的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比如我身边一朋友,她只关心车是不是省油、耐用、好养。新科技车,确实炫,但多加点耐磨耐用的设计,总比漂漂亮亮的花瓶实在。

哦,对了,话说我还做了个临场小计算。鸿蒙H5的百公里燃油消耗,估算在6-8升之间(这里体感估算,样本较少),假设8块一升,百公里油费大约花区50块左右。如果细算,电动车的话,电掣的电费可能在0.3元/公里,平摊下来非常合理。但你知道的,新能源车的续航和充电便利,这两个点还真得看区域造化。

对了,小情绪来了点:我遇到过厂里修车的师傅,说:这车电子结构复杂,出了问题绝对折腾。我心想,这不就像手机那样,也许下一次出故障,要么回去折腾半天,要么交点维护费,一样的道理。

鸿蒙尚H5体验:大块头的新玩具,科技感拉满但细节还得抠抠,实际驾驶体验证明舒适性和实用性仍需提升-有驾

最终,科技感拉满了,但细节自然还是得磨界儿。你们觉得,科技越炫,实用性越强么?还是说,只要一车子别太难用,够舒服就行?我站在驾驶座上,心里其实挺喜欢这种未来感,但又怕被包装忽悠了。毕竟,那些所谓智能终端,真能变得像我们手机一样刀刀到肉吗?还得用时间检验。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像这类硬科技,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是不是所有的炫都值得去追逐?还是说,基础的耐用+安全才是真的硬道理?没细想过,但我估摸着,像这车,未来在市场上的存活度,还得看能用多久。

鸿蒙尚H5体验:大块头的新玩具,科技感拉满但细节还得抠抠,实际驾驶体验证明舒适性和实用性仍需提升-有驾

那天我试驾结束,回头看见一只摆在车顶行李架上的露营灯,忽然觉得,有时候,科技再炫,也不过是个亮点。最踏实的还是,能陪你周末郊游、心情放松的小细节。你们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