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了个上汽大乘用车人力资源总监的分享,给我看乐了。
标题叫什么“AI时代下的组织破局与赋能”,听着就一股子马上要飞升的味道。但你把那些花里胡哨的PPT名词和高大上的理论全扒了,核心就一句话:我们以前太装了,现在不装了,摊牌了,要跪下来当舔狗了。
这事儿的起因,典中典。
上汽,一个浓眉大眼的巨头,世界500强,以前是典型的理工直男思维。工程师们天天在实验室里闭关修炼,搞出来个MG Cyberster,零百加速3.2秒,快得跟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击一样。他们自己觉得酷毙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三体人看了都得发来贺电。
然后呢?然后把这玩意儿拿到市场上,用户一脸懵逼。
你跟他说3.2秒,他说:“啊?是是是,但这个后视镜能不能加大点?”你跟他说技术硬核,他说:“哦哦哦,但我车里补妆没个灯,每次都画得跟个鬼一样。”
这就很尴尬了。你辛辛苦苦练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玩的是魔法攻击,直接无视防御。上汽的工程师心态直接就爆了,感觉自己一身屠龙之技,结果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龙,只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宝宝,他们只想你给个奶嘴。
坏了菜了,车卖不动了。
这时候,上汽终于悟了。或者说,被逼得不得不悟了。当下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隔壁新势力天天喊着“用户共创”,把用户当爹一样供着,你还在那边强调什么“技术自信”,这不就是道诡异仙里的大神仙在跟凡人讲道理么,谁理你啊。最好的竞争手段,已经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上汽搞了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组织变革”,本质上就是一场“自爆”。
他们开始干嘛了?开始“不务正业”了。
第一步,改“门派堂口”。以前是研发、生产、销售各立山头,各修各的道,现在不行了,必须打通。增设什么“产品定义”、“用户洞察”部门,说白了,就是成立了一个“用户情绪稳定部”,专门负责去听用户发牢骚,然后把牢骚翻译成产品需求。以前是工程师拍脑袋,现在是用户拍桌子。
你看全新MG4干的事儿,就特别有灵性。
用户说开车怕晒,行,给你搞个紫外线阻隔率99.9%的玻璃,物理防晒拉满。用户说车里储物空间不够,行,给你整30个储物格,恨不得让你把家都搬进来,堪称压缩毛巾。最绝的是,女用户说补妆光线不好,他们就真的给你搞了个带LED柔光灯带的美妆镜。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真的沉默了。我仿佛看到了上汽的产品经理们,拿着小本本,蹲在小红书上,一条一条地扒拉用户评论,那种卑微又虔诚的样子,真的,我哭死。这已经不是懂车了,这是懂“她经济”了。
这叫什么?这就叫开窍了。从前的技术优势,是锦上添花;现在的用户洞察,是雪中送炭。尤其是在这个价格战打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时代,你能多戳中用户一个痛点,就等于多给自己上了一份保险。
第二步,重修“内功心法”。
光改架构没用,人的脑子得换。上汽搞了个叫“GREAT-U”的价值观和“Better-US”的核心能力模型,听着就特别互联网黑话。核心思想就一个:以后评价一个人牛不牛,不再看你技术参数背得有多熟,而是看你有多能舔,啊不是,是多懂用户。
这玩意儿直接跟“选用预留汰”挂钩,就问你怕不怕?
招人,面试官得在系统里给候选人的“用户为本”能力打分。
提拔干部,以前可能技术大牛优先,现在,一个懂用户但技术没那么顶尖的年轻人,可能直接弯道超车。这就等于在修仙门派里宣布,以后修为高低不看灵力浑厚程度,改看你为门派创收了多少香火钱。
绩效考核,高潜人才盘点,都把这个当成第一优先级。道理很简单,专业能力不够可以培养,但用户思维这玩意儿,跟天赋差不多,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的人天生就是当舔狗的料,哦不,是当产品经理的料。写到这里,我发现把上 new_line 气比作一个幡然悔悟的修仙门派,好像还挺带感的,虽然有点扯。
第三步,让口号变成日常。
企业文化最怕的就是挂在墙上,变成正确的废话。上汽把“用户为本”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行为,比如“主动收集用户反馈并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塞进HR系统、绩效表格里。说白了,就是把“修心”这件事,变成了可以量化的KPI。你舔得好不好,舔得到不到位,都有数据记录。
还搞360度评估,同事、领导、下属一起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假装舔,谁是真舔狗,一目了然。
结果怎么样?
结果就是MG4预售24天订单破4万5,上汽大乘用车上半年零售蹭蹭涨。这说明啥?说明只要你肯放下身段,市场爸爸还是会给你一口饭吃的。废话!车卖不出去当然要改啊!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奔驰、特斯拉这种品牌不需要去理解的“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马斯克就算明天宣布车里只能放磁带,信徒们也会去淘换walkman。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标,你就算给他配个拖拉机发动机,只要标还在,就有人买单。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于上汽这种没有“品牌玄学”光环的品牌来说,他们没有别的路。他们的用户,是这个世界上最理性、最挑剔、也最可爱的一群人。他们不信教,他们只信性价比,只信体验。
所以,上汽这场变革,与其说是主动破局,不如说是被逼到墙角的绝地求生。从这个角度看,那个HR总监说的什么AI赋能,什么组织力跃迁,都是后话。
所以,上TCP真的靠组织力破局了吗?不好说。可能只是因为MG4这车,恰好便宜又好看罢了。有时候成功就是这么玄学。真正的考验,是当下一个爆款迟迟不来的时候,他们还能不能坚持跪着,把用户当成唯一的真理。
毕竟,从站着到跪下很容易,但想从跪着再站起来,可就难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