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用车真实分享,威朗Pro让我心动的优点,与无法忽视的缺点

现在买车,尤其是把预算卡在十万块钱左右,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真是个挺纠结的事儿。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一边是合资品牌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和所谓的“三大件”稳定性,另一边是咱们国产车那眼花缭乱的配置和越来越强的产品力。

就在这个价格区间里,别克威朗Pro的出现,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里扔下了一块大石头,它用一种近乎不讲道理的方式,把过去大家认为不可能同时拥有的东西——强劲的动力、宽敞的空间、丰富的配置和合资的身份,全都打包塞进了十万块的价位里。

半年用车真实分享,威朗Pro让我心动的优点,与无法忽视的缺点-有驾

那么,这台车到底是诚意满满的“性价比之王”,还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做了减法呢?

经过半年多的市场检验和大量车主的真实反馈,这台车的优缺点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首先,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也是威朗Pro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它的动力系统。

在同价位车型普遍还在使用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追求平顺省油但动力表现平平无奇的时候,威朗Pro直接给了一台1.5T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能输出184匹的马力,官方给出的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是7.7秒。

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可能很多人没什么概念,咱们把它翻译成日常开车的场景就明白了。

这就意味着,在市区里等红绿灯,当信号灯变绿的一瞬间,你只要稍微深踩一点油门,车子就能非常轻快地冲出去,很轻松就能把旁边车道的车甩在身后,完全没有那种干吼不走的无力感。

在高速公路上,它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当时速达到100甚至120公里的时候,如果你需要超车,这台发动机依然有充足的动力储备,一脚油门下去,提速依然迅猛,能让你干净利落地完成超车动作,给了驾驶者非常强的信心。

半年用车真实分享,威朗Pro让我心动的优点,与无法忽视的缺点-有驾

这种充沛的动力,在过去是很难在十万级的合资家轿上体验到的。

更难得的是,这台车在拥有强劲动力的同时,还非常懂得替你的钱包着想。

它匹配了一台钢链结构的CVT无级变速箱,这种变速箱最大的优点就是平顺,日常开起来,动力输出就像流水一样顺滑,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换挡的顿挫感,无论是走走停停的堵车路段,还是需要匀速行驶的城市快速路,都能提供非常舒适的驾驶体验。

油耗方面,工信部给出的WLTC综合油耗是百公里5.95升,根据大量车主的实际反馈,即便主要是城市通勤,综合油耗也普遍在7升左右,这个成绩对于一台1.5T的发动机来说,已经相当出色了。

而且,它还不挑食,只需要加92号汽油就行,这无疑又进一步降低了日常的使用成本。

可以说,威朗Pro在动力和油耗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既满足了人们对驾驶乐趣的一点点追求,又没有牺牲作为家用车最根本的经济性。

当然,作为一台家用车,光有动力是远远不够的,空间和实用性才是硬道理。

威朗Pro的车身轴距达到了2700毫米,这个数据在紧凑型轿车里属于主流水平,但别克在空间利用率上做得相当不错。

一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到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能有一拳多的距离,头部空间也足够,不会感到压抑。

半年用车真实分享,威朗Pro让我心动的优点,与无法忽视的缺点-有驾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后排中央地台几乎是全平的,这对于后排中间的乘客来说是个巨大的福音。

很多同级别的车后排中间都有一个高高的凸起,长时间乘坐非常难受,而威朗Pro的这个设计,让后排即便坐满三个人,也能保证一定的舒适性。

后备箱的常规容积有480升,深度和宽度都足够,日常去超市采购,或者放个儿童手推车、几个行李箱都绰绰有余。

如果需要搬运大件物品,它的后排座椅还可以按比例放倒,瞬间就能把储物空间扩展到接近1200升,实用性非常强。

在车内的科技感和配置方面,威朗Pro也给出了超越同级的表现。

坐进车里,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由两块10.25英寸屏幕组成的联体大屏,这在以前通常是二三十万级别车型才有的配置,极大地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氛围。

车机系统内置了别克的eConnect 3.0智能系统,支持语音控制空调、导航、音乐等常用功能,识别率很高,反应也比较快。

开车的时候,只需要动动嘴,就能完成大部分操作,让驾驶者可以更专注于路面情况,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更厚道的是,厂家每年还赠送100G的免费车载流量,这意味着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线听歌、使用实时更新的在线导航,而不用担心流量不够用,也省去了一笔额外的开销。

半年用车真实分享,威朗Pro让我心动的优点,与无法忽视的缺点-有驾

然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车,尤其是在成本控制极为严格的十万级市场。

威朗Pro在提供了以上诸多亮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短板,而这些短板,恰恰是它为了实现高性价比而做出的妥协。

首先,被车主们吐槽比较多的就是车机系统的稳定性。

虽然功能丰富,但在实际使用中,偶尔会出现黑屏、卡顿或者账户自动退出的情况,虽然通过重启或者系统升级能够得到改善,但这种不稳定的体验确实会影响心情。

其次,在整车的隔音降噪和乘坐舒适性方面,它做得比较一般。

在市区中低速行驶时还好,一旦车速超过80公里每小时,比较明显的风噪和轮胎噪音就会传递到车厢内,尤其是在路面比较粗糙的高速公路上,需要把音乐音量开得比较大才能盖过噪音。

座椅的填充物也偏硬偏薄,短途开开没问题,但如果是长途驾驶,几个小时下来,腰部和臀部容易感到疲劳。

底盘的调校风格偏向硬朗,好处是过弯时支撑性不错,路感清晰,但缺点是经过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传到车内的振动会比较直接,尤其是后排乘客的感觉会更明显一些。

此外,一些细节做工也有提升空间,比如很多车主反映车漆偏薄,日常小剐小蹭很容易伤到底漆;还有全系都没有配备后备箱的外部开启按-键,每次开关都必须用车钥匙或者车内的按键,当手里拿着东西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不方便。

这些问题虽然算不上大毛病,但却在日常使用中一点点地消磨着车辆的品质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