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儿,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是闹着玩吗?去年9月份,奇瑞想搞个大动作,让自家的风云X3L爬天门山那999级台阶。你想啊,那可不是啥专业赛道,就是普通游客天天走的路,台阶窄得很,坡度陡得吓人,最陡的地方能到60多度,下雨天更是滑得要命。之前也就路虎那种硬派越野车爬上去过,奇瑞自个儿试的时候赶上下雨,车没上去,可他们觉得差不多了,就准备正式挑战。
谁知道10月12号那天,老天爷给面子没下雨,车开到半道上突然出事了。安全绳的扣子说掉就掉了,绳子一下缠到车轮上,整个车直接往后溜,把护栏都撞坏了。现场那个乱啊,堵了快两个钟头,游客们只能干着急绕远路,好在没伤着人,山体也没啥大问题。第二天凌晨奇瑞赶紧发声明道歉,说是卸扣脱落闹的,愿意赔钱修护栏。可景区那边回应就几句话,说会安排修,至于当初到底批没批准这活动,人家一个字都没提。
这事儿让人想不通的地方太多了。你说专业试车场多的是,干嘛非得占着游客走的路搞营销?还特意挑旅游旺季人最多的时候,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更吓人的是安全措施做得太糙了,一个小零件坏了整个场面就控制不住,这说明啥?压根就没想过要弄多重保障。你想想看,要是那车真滚下去了,砸到人怎么办?那后果想都不敢想。
说实话,这几年车企搞营销是一个比一个野。极狐跑去敦煌戈壁撒欢儿,仰望上了川藏线,问界搞冰雪坡道直播,一个个都拿自然风光当背景板,宣传说城市车也能跑野路。可你问他们要安全评估报告,没有;找第三方机构认证过没有,也没有。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在陡坡湿滑路面上表现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啊。奇瑞也没跟大家说清楚,自家技术到底咋处理这些情况的,宣传里吹的那些性能到底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
现在都十一月中旬了,护栏到底修好没有?景区那边闭口不提。奇瑞赔了多少钱?内部有没有人因为这事儿被处理?全都没下文。这事儿就这么晾着,好像过几天大家就忘了似的。可问题是,这种事情能这么算了吗?
咱们换个角度想想,企业想搞点噱头制造话题,这个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不整点动静出来谁注意你啊。可是你不能把公共场所当成自家后院随便折腾啊,更不能拿游客的安全开玩笑。天门山那地方每天多少人上上下下?万一出点啥事,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再说了,这种营销方式真的有效吗?车没爬上去不说,还把护栏撞坏了,现场堵了两小时,游客意见一大堆。本来想炒个热点提升品牌形象,结果弄巧成拙,翻车翻得彻彻底底。网上骂声一片,说奇瑞这是在作死,拿消费者当傻子。你说这营销做的,图个啥呢?
更让人担心的是,要是这次的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以后别的车企会不会有样学样?今天你去天门山,明天他上黄山,后天又有人要挑战华山,那些著名景点岂不是都得成试车场了?游客出门旅游,本来是想放松心情看看风景,结果到处都是车企搞活动,还得提心吊胆怕出事,这像话吗?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琢磨,就是监管的问题。景区到底有没有批准这个活动?如果批了,那审批流程是咋走的?安全评估做了没有?应急预案准备了没有?如果没批,那奇瑞是怎么把车开上去的?景区的管理是不是有漏洞?这些问题一个都没说清楚,就这么含含糊糊过去了,以后谁还敢相信景区管理到位?
从法律角度讲,公共场所搞商业活动,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批准,还得保证不影响正常秩序,不危害公众安全。奇瑞这次的行为明摆着影响了游客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就算事后道歉赔偿,该追究的责任也得追究。不能说你是大企业,出了事道个歉就完事了,那法律法规摆在那儿是干嘛用的?
现在的车企营销真是越来越离谱,为了博眼球啥招都敢出。开车上台阶算啥,还有开车过玻璃栈道的,开车下河的,开车爬沙丘的,一个比一个刺激。可他们想过没有,这些地方本来就不是给车走的,你非要去挑战,出了事故谁负责?更别说这些活动往往选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万一车失控了,撞到人怎么办?砸坏公共设施怎么办?
再往深了说,这种营销方式其实挺短视的。消费者买车看重的是啥?是车的质量,是性能,是性价比,是售后服务。你光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有啥用?车质量不行,性能不达标,再会玩也没用。况且这次奇瑞还翻车了,本来想证明车性能好,结果连个台阶都没爬上去,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说到这儿,我想起之前有个车企在冰面上搞漂移表演,结果冰面裂了,车掉水里了。还有一家车企在沙漠里飙车,引发了沙尘暴,破坏了植被。这些事情都说明啥?说明企业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环境保护,不考虑公共安全,更不考虑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消费者怎么敢信任?
话说回来,车企也不容易,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搞点动静出来确实很难吸引关注。可是办法有的是啊,为啥非得走这种极端路线?你可以搞专业试驾活动,可以办车展,可以做公益,可以搞技术创新发布会,这些都能提升品牌形象,还不用冒险。非得玩这种危险游戏,真出了事后悔都来不及。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就是这种营销活动背后的价值观导向。车企这么搞,是在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什么信息?是不是在说只要敢玩,只要够刺激,就能成功?这种价值观对吗?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影响,他们看到这些,会不会觉得开车就该这样,不顾安全规则,随便挑战极限?这种错误的引导,对整个社会都没好处。
现在这事儿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热度早就下去了,估计很多人都快忘了。可是问题解决了吗?没有。护栏修好了吗?不知道。奇瑞内部处理了吗?也不知道。景区加强管理了吗?更不知道。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大家以为热点过去了事情就结束了,实际上问题还在那儿,说不定哪天又冒出来一个类似的事故。
我觉得这事儿得好好管管了。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搞这种危险的商业活动,特别是景区、公路这些地方,必须严格管控。车企想搞试驾,想测试性能,可以去专业场地,不能拿公共安全开玩笑。违规了就得严惩,不能因为是大企业就网开一面。
另外,景区管理也得加强,不能什么活动都批准,更不能为了赚点场地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游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任何商业活动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要是管理部门把关不严,出了事故,他们也得承担责任。
对消费者来说,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这些花哨的营销噱头迷惑。买车还是要看实打实的东西,看车的质量,看测试数据,看用户口碑,不要光听企业吹牛。一个连台阶都爬不上去的车,你还指望它能有多好的越野性能?
这件事给所有车企都敲响了警钟,营销要有底线,不能为了博眼球啥都干。消费者也不傻,你的产品好不好,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靠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只能得逞一时,真正能走得长远的,还是得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希望奇瑞能吸取教训,也希望其他车企别再跟风搞这些危险操作了。
你觉得这种车企营销方式合理吗?如果你是当天在天门山的游客,看到这一幕会有什么想法?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