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临沂推行普通自行车、三轮车骑行佩戴头盔制度。
网友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普通自行车、三轮车骑行缺少头盔的佩戴、安全仍存隐患,亟待制度完善。
针对普通自行车脚踏车或人力三轮车的时候,有些人担心骑自行车和三轮车没有佩戴头盔有安全隐患等,这是继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未戴头盔安全隐患之后,普通的自行车和三轮车未戴头盔引发事故的风险。也是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安全隐患的问题。还有的就是公交车的座位并没有安全带,如果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其座位没有安全带。导致乘客受伤。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自2025年5月1日起,临沂全市继续执行骑行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或摩托车佩戴头盔制度。
2.建议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佩戴头盔的基础上,对普通自行车(脚踏车)、人力脚踏三轮车也要执行佩戴头盔制度,鼓励骑行者佩戴头盔。
3.建议在大巴车有安全带基础上,公交车或者新公交车的座位应当配置安全带,确保乘客安全。
4.完善和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切实维护文明出行和交通安全。确保作为全国首批试点交通新规正常执行。
恳请相关部门牵头研究,筑牢市民出行头等防线。
官方回复
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公安交警部门作为交通秩序管理者,将持续做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车人安全头盔佩戴管理工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1条规定“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自行车、人力脚踏三轮车驾驶人及乘车人是否佩戴头盔,无法律依据;在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中,交警支队针对性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比如:新兴的自行车锻炼人群,引导到城市绿道或健身广场骑行,或教育强调必须走非机动车道,倡导有条件的佩戴安全头盔、护肘护膝等。人力三轮车驾驶人多以老年人为主,通过进社区、进集市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老人交通安全意识。
根据公交车的行驶环境、内部设计等因素,一般不宜设安全带。在行驶环境方面,公交车通常在市区低速行驶,线路相对固定或使用专用车道,急刹车或碰撞时的冲击力相对较小。且车辆频繁停靠站点,系安全带会大幅增加上下车时间,影响效率。在内部设计方面,除座椅外,公交车还设有站立区,以提高车内乘客容量,保证运营效率。且公交车座椅通常采用高靠背设计,座位间距较小,设计有多种扶手,确保了乘客安全。
近年来,交警支队高度重视“一盔一带”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紧盯社区居民、农村地区群众、企业管理人和驾驶人、学生师生等群体,精准制定宣传计划和内容,不间断开展“一盔一带 安全常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二是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式、差异化制作宣传标语、推文、海报、短视频等,全媒体宣传推送。三是在市区主干道、灯控路口安装“小喇叭”,录制播放“一盔一带”音频提示,不间断提醒过往群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
下一步,交警支队将断续聚焦宣传重点,深化主题宣传,依托各类宣传阵地播出“一盔一带”宣传提示、公益短视频,并通过路口交通劝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群众自觉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意识,提升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