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头,要说哪个车最火,那估计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名字:智己LS9。
这车到底有多火呢?
这么说吧,前段时间刚开了个预售发布会,价格定在了三十三万多,结果才过了半个小时,订单就直接冲破了八千台。
这个数字一出来,好多人都惊了,一台三十多万的国产大六座SUV,怎么就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甚至很多开着奔驰、宝马、奥迪的车主,都特地跑到店里去看车,把人家店门口堵得跟车展似的。
这事儿就挺有意思了,这台车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家这么上头?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好好扒一扒这台车火爆背后的门道。
首先,咱们得去销售的第一线看看。
根据店里销售人员的说法,最近这段时间,他们是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甜蜜的负担”。
店里的客流量比平时多了三四成,电话就没停过,接待的客户一批接一批,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头是真高兴。
展厅里摆着的那几台展车,就没有空着的时候,里里外外都围满了人。
想坐到主驾驶位上感受一下,都得排个队。
这种场面,在以往的国产品牌展厅里,确实不多见。
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销售说,很多来看车的,之前开的都是德系的豪华品牌。
这些人对车的要求可不低,他们见过的车多,开过的车也多,眼光都毒着呢。
但奇怪的是,这些“挑剔”的客户在仔仔细细看过、摸过、坐过智己LS9之后,大部分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不少人当场就下了订单。
咱们来听听这些准车主们是怎么想的。
在一家展厅里,有位开奥迪Q5的李先生,他围着一台白色的展车转了好几圈,看得特别仔细。
他跟销售说,自己对车的外观特别在意,买车跟挑衣服似的,得合身还得有品位。
他觉得智己LS9这车的设计就特别对他的胃口,看着简洁、大气,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整个车的气场又很足。
开出去谈生意,既显得有实力,又不会让人觉得太张扬,这个分寸感拿捏得刚刚好。
对于他这样的用户来说,车不光是用来开的,有时候也代表着个人和公司的脸面,LS9正好能满足他这种商务和个人形象的双重需求。
而在展厅的另一头,有一家三口也在看车,他们关注的点就更生活化了。
家里的小朋友一上车,就被后排那个可以升降的大屏幕给吸引了,兴奋地指着屏幕说可以看动画片,这样以后出门长途旅行就不会无聊了。
孩子的爸爸则坐到驾驶位上,体验了一下那个机械按摩座椅,体验完了连连点头,说这力道和手法,跟家里花大价钱买的专业按摩椅感觉差不多,以后上下班堵在路上的时候,还能顺便做个理疗放松一下,想想都觉得值。
而孩子的妈妈,考虑得就更周全了,她最关心的是第二排的座椅能不能完全放平。
她跟销售说,家里有老人,以后要是全家一起出去玩,路途远了,老人能躺平了休息,那可就太舒服了。
你看,对于这一家人来说,智己LS9就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能让全家人都感到舒适、快乐的移动空间。
从这些真实的反馈里,咱们就能看出来,智己LS9的第一个厉害之处,就是它把现在高端用户的心思给摸透了。
无论是需要撑场面的商务人士,还是注重全家出行体验的家庭用户,都能在这台车上找到自己满意的点。
它就像一个多面手,既能当“西装暴徒”,又能当“超级奶爸”。
当然了,光靠外观和空间设计,还不足以让那些开惯了好车的老司机们心甘情愿地掏钱。
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的,还是这台车实打实的“硬功夫”。
很多人在现场都会围着销售问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技术,叫“灵蜥数字底盘”。
这名字听着有点玄乎,但说白了,就是一套能让这台超过五米二长的大车,开起来像小车一样灵活的智能系统。
这套系统里有两个关键的东西。
一个叫“后轮转向系统”,这个技术能让这台车的后轮也跟着转动,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转弯半径变得特别小,只有4.isjon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
很多小轿车的转弯半径都比这个大。
这就意味着,你开着这么一个大家伙,在市区里掉头或者钻进狭窄的地下车库,会变得异常轻松,完全没有开大船那种笨拙的感觉。
另一个关键技术是“双腔空气悬挂”。
这个东西咱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套“智能减震器”。
它能根据路况和你的驾驶状态,随时调整悬挂的软硬。
比如你高速过弯的时候,它会自动把外侧的悬挂变硬,撑住车身,让你感觉车身很稳,不会有那种要被甩出去的飘忽感。
而当你开车经过减速带或者坑坑洼洼的烂路时,它又能瞬间变软,把大部分的颠簸都过滤掉,让车里的人感觉非常平稳舒适,尤其是能大大减少后排乘客晕车的可能。
对于一台经常需要满载家人的大六座SUV来说,这个功能简直太重要了。
除了开起来舒服、灵活,这台车的动力和续航也很有看头。
它全系都用了最新的800V技术平台,这带来的好处就是充电速度特别快,续航也扎实。
而且别看它是个大块头,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性能居然能跟一些小跑车媲美。
这就保证了它在满载的情况下,动力依然随叫随到,无论是市区超车还是高速巡航,都底气十足。
可以说,智己LS9在驾驶层面,把舒适、操控、性能这几个看似矛盾的方面,都平衡得相当不错。
最后,咱们站得高一点看。
智己LS9能这么火,背后其实是咱们国家整个汽车产业链实力提升的体现。
为什么它能把那么多顶级的零配件,比如世界顶级的B&O音响、探测距离超远的激光雷达、宁德时代的好电池等等,都用在一台三十多万的车上,而且还把它们调校得那么好,让整体体验远超单一零件的叠加?
这背后离不开像上汽这样的大集团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堆料”,而是真正把技术吃透了,知道怎么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消费者也不傻,他们能感觉到,这台车从配置到实际体验,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这股热潮背后,是产品力实实在在的胜利,也是咱们中国品牌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实力的一个有力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