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买台蔚来ES8,三年后在二手市场看着报价单那一刻,心情就像年前买的基金,跌得糊里糊涂。
二十万出头,亏掉的那25万,差不多够我把家里的燃油车从新婚开到娃上小学。
省油?
省钱?
笑不出来。
那天陪朋友去车市,评估师嘴角带笑:“电车行情都这样。”
朋友没吭声,回头瞅着我,像是刚被生活补了一刀。
朋友圈的变化最有意思。
三年前,ES8刚提回家的时候,车主们一个个都跟做了新发型,自拍配文都透着自信。
科技感、换电、自动驾驶,朋友圈底下点赞一连串。
三年后再看,车照发,就是配文从“新生活”变成了“谁懂我的心”。
那天有个老同学发了一句:“蔚来不蔚来,钱是真的走了。”
我看完想笑,又有点想骂人。
电动车的省钱传说,真是被营销吹上天。
细算起来,表面省了点油钱,实际折旧、换电池、服务费、保险、升级包,全是软刀子。
八万一年,油钱都能让帕萨特跑两趟海南。
新能源车换代又快,三年一波,谁的“黑科技”不升级,谁就直接变成“祖传老头乐”。
说句实话,当初买ES8不就是图个新鲜、图个面子、图个未来?
现实转头就让你明白,钱包和科技,永远没法站在一队。
你说蔚来坑吗?
其实也不能全怪它。
技术进步太快,连车主都反应不过来。
每年新车型一出,去二手市场看看,老车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
评估师从不跟你讲情怀,只认价格。
你还记得那年特斯拉Model S刚进中国,谁不是神车在手,天下我有?
几年后Model S二手价一查,前浪直接搁浅。
蔚来ES8也没跑出这个剧本。
有时候夜里想,买车这事儿,是不是咱们这代人太容易冲动?
新能源这几年就像体育圈的巨星转会市场,谁都是头铁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谁不是买的时候信心满满,卖的时候全成“收割韭菜”?
你看足球圈,天价球员签约,转手就跌,和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一样,谁都想赌运气,真的能赢的,都是少数。
有朋友说,油车不是也掉价?
你看看帕萨特、凯美瑞,三年掉价十来万,哪像蔚来,二十多万一刀砍下去。
油车开五六年还能卖个底价,电车直接成了“白菜价”。
新能源政策也不是铁板一块,补贴说没就没,换电包说限就限,谁还敢说自己永远是“上帝宠儿”?
这几年蔚来圈里还真有不少段子。
听说某明星入手ES8,买的时候那叫一个风光,晒照配咖啡,蔚来中心天天打卡。
两年后朋友圈清空,剩下运动、美食和健身照,车再也没见晒过。
明星都懂保值,普通人还指望啥?
你买电车图什么?
身份?
科技?
朋友圈的羡慕?
三年后都变成了二手市场的冷静报价。
有时候觉得,买蔚来ES8就像押宝球星,刚买的时候全家都围着车转,谁都觉得自己捡到了未来。
三年后,二手市场报完价,心态直接破防。
你说不后悔吧,也不是;你说全是坑吧,又觉得体验过一回新科技,也没白来。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后悔药,只有钱包的眼泪和生活的自嘲。
谁不是边喝闷酒边刷新能源车市行情,嘴上说不买,心里还盘算着下一辆。
说到深度分析,国内新能源市场这几年一半是政策推动,一半靠资本催熟。
补贴、免税、政策红利,一茬茬羊毛薅下来,剩下的都是“学费”。
你说保值?
技术还没捂热,下一代就上市。
油车二手市场底子厚,新能源全靠风口,风一断,价格就跟过山车一样。
二手车商都精,谁还跟你讲什么“科技向善”?
老实说,这些年看多了,电车省钱的故事从来没在我身上应验过。
省下的油钱补在二手车价格上,体验倒是有,钱包是真伤。
想省钱的,建议老老实实开油车。
想体验未来科技,那就得做好“先烈”的准备。
毕竟,谁都想做弄潮儿,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你问我还会不会买蔚来?
先问问二手市场,再看看钱包,再扪心自问:你图的到底是什么?
科技的快感,还是朋友圈的点赞?
真想明白了,也就不会在亏钱时喝闷酒了。
说到底,电动车这场游戏,谁不是边玩边学,边亏边乐?
你要是有故事,也来评论区唠唠,看谁的“省钱”经历更带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