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澄清与华为合作风波背后:自研与生态协作成新能源车企突围关键

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的一条澄清微博,仿佛在车圈点了一把火。事出源头是这样:媒体交流会上,他分享公司技术战略时表示“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结果一顿“断章取义”后,竟然演变成了“零跑与华为分道扬镳”的风波。吓得曹力赶紧站出来辟谣:“尊重华为是肯定的!”而深藏这一乌龙背后的,其实是新能源车企技术选择的焦虑症。

零跑澄清与华为合作风波背后:自研与生态协作成新能源车企突围关键-有驾

首先捋一捋,这起事件的时间线。零跑近期推出旗舰SUV D19,吸引了60多家媒体采访。会上,曹力大谈“六大首创技术”,其中包括增程版续航超过500km,总续航逼近1300km,以及1000V高压补能技术,实现15分钟续航350km的大加速,让人不禁感叹:这续航速度简直有超车特斯拉的底气!但风波就这么来了,因为“核心技术自研”被解读成否认与华为合作,让零跑平白惹上“站队”华为与否的问题。不过,人家曹力自己都喊话了:“与华为鸿蒙生态同步开发,早在去年就动了手!”

其实,这段澄清不仅解开了媒体的误读,还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车企不应该因为路线选择搞“一刀切”。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过去就曾提到,目前整车65%的核心组件,零跑都能做到自研。你听起来可能觉得很不凡,但这并不等同于“闭门造车”“零外援”。很显然,零跑在自研与合作之间玩得好手腕,既守住技术核心,打磨价格与体验,又能巧妙借力外部资源,比如鸿蒙生态这张牌。

零跑澄清与华为合作风波背后:自研与生态协作成新能源车企突围关键-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自研与合作,真如大家想的那么对立吗?数据显示,到2025年,预计将有超过20家主机厂选择华为ADS智能系统,同时仍有六成车企坚持部分核心技术自研。这说明行业早就脱离了“非黑即白”的打法。不管是零跑“自研+合作并重”,还是岚图、奥迪等国内外品牌主张的“开放协力”,归结到现实,无非是为了造出性价比更高的好车,抢占市场流量。

如果深挖这背后的心理逻辑,就能看清楚一些苦心。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深水区,完全独立自研就很容易陷入瓶颈;而完全依赖合作,核心技术一旦命脉被捏在别人手里,品牌话语权随时可能变“借来的时光”。所以,对像零跑这样不甘仅当“组装车厂”的品牌来说,技术根基必须牢,但开放合作在必要时也要能打出去。这种“双高配”的技术结合拳,看似复杂,却是适应车企主流生存策略的明智路径。

零跑澄清与华为合作风波背后:自研与生态协作成新能源车企突围关键-有驾

说回来,车企究竟该坚持“全域自研”还是“生态合作”?或许,这不是简单对错的问题,而是因品牌与市场需求而定的战略选择。自研意味着技术硬实力,而合作则是市场共赢的桥梁。其实,这两者并非无法调和,零跑那句“从不矛盾”不也道出了其中的哲学么?

未来的汽车工业会如何驶向彼岸?换个角度来看,是不是也得反思一下,我们这些消费者的选择权是在变多,还是表面上的自由让人以为捡了便宜?让人值得期待的是,哪一天,不再纠结于技术路线,而能真正实惠享受到优质体验。

零跑澄清与华为合作风波背后:自研与生态协作成新能源车企突围关键-有驾

你的想法是什么?是否觉得车企比起争论自研还是联手,更应该把好产品放在首位?评论区见,聊聊你的观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