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单踏板模式,这个曾经被宣传为“省电神器”的功能,明年起将被全面限制!工信部新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及功能划分》标准明确指出,2026年1月1日起,所有新能源车将禁止默认开启单踏板模式!
单踏板模式:省电还是“省事”?
单踏板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个踏板控制车辆的加速和减速。驾驶员只需通过油门踏板的深浅来控制车速,松开油门踏板即可实现减速甚至刹停。这种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电能,延长续航里程,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单踏板模式的“双刃剑”
1. 驾驶习惯的挑战:习惯了传统油车驾驶方式的司机,在切换到单踏板模式时,很容易出现误操作,将油门当刹车踩,导致追尾事故。
2. 安全隐患: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的肌肉记忆可能会混乱,无法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导致事故发生。
3. 后车警示不足:部分单踏板模式在减速时不会亮起刹车灯,导致后车无法及时判断前车状态,增加追尾风险。
新规的“安全锁”
为了消除这些安全隐患,工信部新规做出了以下规定:
禁止默认开启单踏板模式:新车将不再默认开启单踏板模式,驾驶员需要手动开启。
动能回收超1.3m/s²须亮起刹车灯:确保后车能够及时判断前车状态,避免追尾事故。
强制标配ABS:提升车辆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
新规的影响
新规的实施将对新能源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车企需要调整产品设计和宣传策略:不能再将单踏板模式作为主要卖点,而是需要更加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
驾校需要更新培训内容:驾校教练需要教授学员如何正确使用单踏板模式,并强调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安全才是硬道理
科技的进步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为了增加安全隐患。工信部新规的出台,体现了对消费者安全的重视,也体现了对科技发展的正确引导。相信随着新规的实施,新能源车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也能更加放心地驾驶新能源车。
未来,单踏板模式将不再是新能源车的“标配”,而是成为一种可选的功能。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需求,选择是否开启单踏板模式。安全驾驶,从正确使用车辆功能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