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了一个会,叫什么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场面那叫一个宏大,嘉宾那叫一个体面,讲的话那叫一个滴水不漏。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老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女士,还有宝马、奔驰、大众的老大们,大家坐在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共同探讨未来,携手共创明天。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作为一个中年人,都有一种看大型行为艺术的荒诞感。这哪里是商业论坛,这分明就是一场精心排练过的“对拜山头”仪式。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职业的微笑,嘴里说着“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但你要是真信了,那只能说明你还是太年轻。这帮人心里想的,恐怕都是怎么在对方的“生态绞肉机”里活下来。
万钢老师说,要持续深化战略共识,维护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翻译一下就是:大哥们,咱们能不能先别打了?桌子都快被掀翻了,再打下去,大家都没得吃。我们这边的优势是市场大、电池猛、迭代快,你们那边有几百年的金字招牌和老师傅手艺,咱们各取所需,先稳一手,行不行?
德国那位穆希雅女士也很有意思,她说中国在市场和基建上走在前列,德国在工程和安全上有优势。这话说得太艺术了。什么叫工程和安全优势?不就是品牌玄学嘛。奔驰那个三叉星辉,就是最大的“安全”。你开个奔驰,哪怕它漏油,别人也觉得你混得好,这就是安全。你说现在国产车智能化都快上天了,自动泊车比老司机都溜,但有用吗?对买奔驰的人来说,最大的智能座舱,就是那个标。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你看,宝马、奔驰、大众的大中华区总裁们排队上来演讲,主题都差不多:“我们和中国一起玩”、“我们坚持豪华标准”、“我们拥抱未来”。这姿态,低得不能再低了。不装了,摊牌了。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那个躺着就能把钱赚了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现在不是他们愿不愿意来,是他们必须来。就像武侠小说里,中原各大门派发现打不过明教,只能跑到光明顶,说我们愿意接受改编,只求保留番号。
这帮人,真的太难了!
我一直觉得,德国车企的心态,就跟一个曾经考清华的学霸,现在要被迫去研究网红直播带货一样。他们最骄傲的,是发动机的轰鸣,是变速箱的丝滑,是底盘的厚重。这是他们的道,是他们的金钟罩铁布衫。结果时代变了,现在大家比的是谁家屏幕大,谁家能K歌,谁家自动驾驶能躲得过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技术再牛逼,算法再先进,你算得过人心吗?算不过的。德国人引以为傲的严谨和逻辑,在东方的神秘混沌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所以他们开窍了,悟了,与其被颠覆,不如主动被招安。大众跑去跟小鹏合作,奥迪找了上汽,这在五年前,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魔幻剧情。
说真的,这种会的茶歇都特别难喝,跟中药似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更有意思的是圆桌对话,采埃孚、宁德时代、元戎启行这些幕后玩家也上台了。这就更真实了。如果说车企是台前的演员,那这几位就是军火商。宁德时代,现在就是新能源领域的欧佩克,谁想造车,都得来宁王这里上贡。德国人以前靠博世和采埃孚卡全世界的脖子,现在轮到他们被电池卡脖子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这场所谓的“合作”论坛,本质上是一场实力此消彼长之后的重新谈判。我们这边的意思是,牌桌上的规矩要改改了,以前是你坐庄,现在我们也要摸两张牌。德国人的意思是,行,规矩可以改,但我们这块“百年老店”的招牌,能不能算个技术股?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你们吃肉,我们喝点汤。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帮西装革履的大佬们想得太腹黑了,但转念一想,商业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不存在什么温良恭俭让。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合作,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你看价格战打成什么样了,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现在新出的品牌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以,德国人跑来海南开这个会,一方面是求生,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们要告诉总部的股东们: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对方开了任意门,直接闪现到我们水晶下面了。我们现在不是投降,是战略性合作。这种合作非常必要,能让我们活下去,继续卖我们高贵的品牌。加大加大加大投入,才能保住最后的尊严。
所以最后谁会赢?是全面拥抱变化的德国巨头,还是高歌猛进的中国新势力?答案很简单,谁能让山东大哥在高速服务区充电的时候,觉得最有面子,谁就赢了。技术、品牌、历史,在“面子”这个终极压缩毛巾面前,都得往后稍稍。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