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M2 CS成都车展即将登场,530马力后驱轿跑亮相
说起来,身边那个修车的老杨,每次聊到宝马M家族,总是摇头晃脑地念叨:“精华都在小个子里头。”其实他说的就是那台自2015年就挂着“小钢炮”名号的M2。新一代2025款,这回又要整点大动静了——CS版本,听说马上成都车展就能见着实车。
这回新平台用的是CLAR,据说刚性提了15%,门板直接换成铝合金,顶棚也给抠成碳纤维的。老李(以前开过E92 M3)摸了一下试驾会上的样品件,说轻得离谱,一只手拎门都不费劲。体重控制得死死地——1735公斤,不多不少。
外观上,那前脸真是宽出天际。我站旁边拍照的时候,一个销售小哥还特意指给我看:比普通2系宽了12厘米呢。双肾格栅变成倒梯形,还没框儿,两侧灯组像勺子一样弯进去了,可选激光大灯,说晚上乡道上一照500米都清楚。我琢磨着,那些喜欢夜路飙山的小年轻肯定爱这个配置。不过最唬人的还是那三段式包围和巨型散热器,中间冲进去一股风呼啦啦,两侧还有纵向鳍片,据师傅讲能压住23公斤气流,不懂原理但听起来很厉害。
再往侧面瞄去,其实长度不算长——4米58多点,但轴距拉到了2747mm,是典型短前悬、长后悬比例。一辆低趴双门,看起来挺敦实,有种肌肉感。半隐藏把手,我第一次摸还以为坏掉了……后来才知道现在流行这个,为省风阻。据微信群里几个玩性能胎的大佬讲,这台配的是前19后20英寸锻造轮圈,再加六活塞卡钳和PS4S高性能胎,轮拱鼓出来42毫米,“可乐瓶腰线”不是吹牛皮。但真正让人服气的是碳纤维顶棚,只为减6公斤?不过据售后技师透露,这货如果蹭树枝刮花,比普通铁皮难修十倍,小心点吧兄弟们。
尾部设计有意思:鸭尾立体感强,上盖跟鸭尾之间夹角正好7度,好像专门量过似的。有黑色扰流板,还有四根100毫米直径的大排气管(电子阀门调声浪),运动模式下群友测过一次分贝表,都快破百了!扩散器底下用航空级7075铝合金,说白了就是耐撞、耐烫、还能顺带降几克重量罢咧。390升行李厢空间也算够用,高尔夫球包装俩没问题,还带12V电源和折叠挂钩,不过平时真没见谁拿它当搬家工具……
内饰嘛,中控朝驾驶员歪过去一点,大屏幕连一起,一块12.3英寸仪表加14.9英寸中控,全新iDrive 8.5系统支持啥AR导航、远程联网之类功能,我反正主要关心油耗显示准不准。这代CS标识到处都是,包括副仪表台、座椅靠背什么地方都有提醒你“我是特别版”。桶形座椅16向电动调节,还有电动夹紧功能,以防你漂移甩出去……方向盘Alcantara材质摸上去糙糙绒绒,顶部还有红色回正标记,很赛道范儿,但夏天汗手容易打滑,这是老司机群吐槽最多的一条。
动力部分不得不提一下(这词常被邻居王叔念叨),同样3.0T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机器,不过功率硬生生从480马力拉到530匹,而且扭矩涨到了650牛·米。据销售介绍官方零百只需3秒8,比之前快两毛秒;零两百进步更明显,只要11秒7。这数据,在本地改装圈传开以后,有人甚至想拿来挑战某知名国产超跑。当然极速302公里每小时,也只有封闭场地才能体验,否则交警叔叔可不是吃素滴……
有趣的是,新款M2 CS虽然主打赛道氛围,但隔音棉比上一代厚了一层,有位去年买G87 M2的小哥试驾完直接问:“咋感觉比我的安静?”估计厂家也是怕大家天天炸街投诉太吵。另外一个冷知识,从二手市场反馈来看,以前那批F87时代纯机械差速锁,现在已经被电子限滑取而代之,用习惯的人反而觉得味儿淡了一些。不过保养方面据熟悉德国件进口渠道的小贾爆料,新款碳陶刹车片价格贵得离谱,如果真舍不得钱建议别选装,要么就提前囤货等活动价入手。
最后插一句笑话,上周群里有人问这玩意冬天能不能雪地开?结果被东北朋友怼回来一句:“你先找条干净路吧!”毕竟这么大的马力配这么薄胎,在冰雪路面上八字舞绝对稳稳妥妥。所以啊,好东西归好东西,用法还是看个人胆量与钱包厚度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于文中各段落及日常生活闲谈中,如遇参数疑义请以实际车辆说明书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