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比亚迪唐DM-i智驾版到店,帅气"黑武士"造型,还带唐L同款内饰
家人们,2025年新能源车圈简直比综艺还热闹!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5年4月首次突破(乘联会数据),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特斯拉焕新Model Y推出金融优惠,蔚来ET9在2024年12月正式上市(售价78.8万元起,计划2025年3月交付),理想汽车则继续深耕增程式市场。
但最让老车主和准买家坐不住的,还得是2025款比亚迪唐DM-i智驾版——这哥们儿2025年9月在全国多个城市4S店"空降",黑武士配色+唐L同款内饰的组合,把路人的眼球给吸住了!要知道,上一代唐DM-i可是混动SUV里的"常青树",月销量约1万多辆(2024年9月单月12,552辆),很多家庭买它就图个省油省心。
可这次2025款智驾版(包括9月底上市的175KM长续航版)还没全面铺开,光是到店实拍图一传开,网上就炸锅了:"这是要把合资燃油SUV往死里逼?""黑武士比路虎揽胜运动版还帅?""唐L内饰下放,这是要逼老车主换车啊!"
为啥说2025款唐DM-i到店,"打脸"合资燃油SUV?
2024年10月25日,2025款比亚迪唐DM-i正式上市,售价17.98-20.78万元,搭载第五代DM技术。
到了2025年9月30日,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又在西安车展上市,售价17.98-19.98万元,全国多地比亚迪4S店同步到店首批实车。时间点选得巧啊,正好卡在合资品牌的"软肋"上——当大家还在观望新能源到底靠不靠谱的时候,比亚迪用实车告诉你,混动SUV可以这么玩。
说实话,展厅里那台"黑武士"配色的唐DM-i,第一眼看上去就跟以往的比亚迪不太一样。
以前咱总觉得国产车在设计上多少有点"用力过猛",不是龙脸就是满屏幕的镀铬,虽然看着挺唬人,但总少了点高级感。可这次不一样,整车采用未央灰车漆加上黑化运动套件,哑光质感的车身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熏黑的中网、黑色的轮毂、连车标都做了黑化处理。
站在车旁边,你会觉得这车有"不怒自威"的气场,就跟那些动辄五六十万的豪华SUV有得一拼。有个销售小哥跟我说,最近来看车的客户,十个有九个都奔着"黑武士"配色来的,"比白色耐脏,比灰色有气势,关键是晚上开出去辨识度拉满"。
可真正让人惊艳的,还得说内饰。
拉开车门坐进去,你会发现这套内饰设计跟之前唐DM-i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加上15.6英寸悬浮中控屏的组合,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又不会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重要的是,这套内饰的设计逻辑特别人性化——常用的空调、导航、音乐功能全都放在中控屏首页,不用像有些车那样点来点去找半天。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摸上去细腻柔软,头枕还做了一体式设计,长途开车不容易累。智驾版车型还配备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这玩意儿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悬架软硬,走烂路的时候软一点,过弯的时候硬一点,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坐着特别舒服。
车机系统用的是比亚迪最新的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语音助手的反应速度比老款快了近一倍。
你可以同时下达好几个指令,比如"打开空调24度,播放周杰伦的歌,调至驾驶模式",它都能一次性搞定,不用像以前那样一个一个说。体验上的提升,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真正用起来就能感受到差别。
现在很多年轻人买车,看的不光是配置表上的数字,更在意的是这些细节体验到不到位。
那为啥说这车是在"打脸"合资燃油SUV呢?
咱们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同样是混动SUV,本田CR-V的混动版油耗在5.49-6.44L/100km,丰田RAV4荣放的混动版油耗在5.1-5.23L/100km,数据在燃油车里算是相当优秀了。
可2025款唐DM-i呢?
NEDC综合工况下亏电油耗只有4.95L/100km,综合续航达到了1150公里。
什么概念?
就是你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不用加油不用充电,一箱油就能跑到。而且价格上,唐DM-i顶配也就20万出头,CR-V和RAV4荣放的混动顶配都要接近30万了。配置上更不用说,合资车的内饰还是那套老掉牙的设计,车机系统卡顿得像老年机,跟唐DM-i这套DiLink 100压根没法比。
有个看车的大哥就跟我感慨:"早知道下一代唐这么猛,我去年就不该花25万买那台合资SUV了,现在想想真是亏大了。"
"黑武士"和唐L内饰,到底藏着哪些"隐藏技能"?
咱们先来说说"黑武士"配色到底有什么门道。
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喷个黑漆嘛,有啥稀奇的?
但实际上,这套车漆工艺可不简单。比亚迪的工程师用的是纳米级哑光清漆加上多层防刮涂层技术,普通的小剐蹭基本不会留下痕迹。厉害的是,车漆在雨天有自清洁功能,雨水会自动顺着车身滑落,不会像普通黑车那样沾满泥点,过几天就灰头土脸的。
在阳光下,车漆还会泛出微微的深蓝色反光,到了晚上开灯的时候,整车又显得特别沉稳大气。细节上的处理,才是真正体现一台车高级感的地方。
内饰方面,唐L同款设计的精髓不在于屏幕有多大,而在于整个交互逻辑做得有多顺手。
举个例子,你在开车的时候想调个空调温度,传统车机可能要先进入空调菜单,再找到温度调节,点来点去要好几步。可在唐DM-i上,你对着语音助手说一句话就行,甚至连按钮都不用摸。这套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支持全场景智能语音和手车互联功能,你的手机跟车机可以无缝连接,导航、音乐、电话全都能同步。
关键的是,这套系统学习能力特别强,用得越久,它就越懂你的习惯。比如你每天早上8点都会听新闻,时间一到它就自动播放;你下班回家习惯走哪条路,它都能提前规划好。"懂你"的感觉,是很多豪华品牌车机都做不到的。
智驾版车型配备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花架子。
传统的悬架系统,要么偏软舒适,要么偏硬运动,很难兼顾。可这套系统不一样,它能根据路况实时调节悬架的软硬程度。在城市道路上走走停停的时候,悬架调得软一点,小颠簸全都能过滤掉;上了高速或者过弯的时候,悬架马上变硬,支撑性特别好,不会有那"船"的感觉。
家里有老人或者小孩经常坐车的,功能简直是刚需。之前有个车主跟我说,他父母坐别的车容易晕车,但坐唐DM-i就没问题,就是因为悬架调校得好,滤震特别到位。
说到动力系统,2025款唐DM-i搭载的第五代DM技术,可以说是这台车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全新插混专用1.5Ti高效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配合200千瓦的EHS200电混系统,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5.3。数字意味着什么?就是发动机每烧掉100升油,有45.3升的能量被有效利用了,剩下的才是热量损耗。
热效率水平,已经是全球量产车的第一梯队了,连丰田的混动系统也就水平。零百加速7.5秒,虽然算不上性能车,但对于一台中大型SUV来说,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关键是油耗,亏电状态下只有4.95L/100km,实测在城市拥堵路段甚至能跑到4.7L以下。
175KM长续航版的纯电续航达到了175公里,基本上能满足一周的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做到市区零油耗。
对比老款车型,你会发现这次升级不是小修小补,而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动力更强了,油耗更低了,配置更丰富了,价格反而还降了。诚意,在整个汽车行业都不多见。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比亚迪这么做到底图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抢占市场份额。当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过半的时候,谁能在节点上拿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谁就能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而唐DM-i智驾版,显然就是比亚迪手里的那张牌。
为啥比亚迪敢在时间点"放大招"?
背后藏着啥算计?
2025年4月,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渗透率首次突破。
这意味着什么?
就是现在每卖出100台新车,有超过一半都是电动车或者混动车了。数字的变化,看起来只是的增长,但背后反映的是整个汽车市场格局的彻底改变。
传统燃油车的时代,正在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落幕。
而合资品牌呢?
还在那儿玩老一套——CR-V优惠3万,RAV4荣放送5年保养,试图用价格战来挽回市场份额。可消费者已经不买账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省那两万块钱换来的是落后一代的体验,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比亚迪选在时间点推出唐DM-i智驾版,可以说是拿捏了市场的命门。
一方面,用"黑武士"高颜值的外观设计,配合唐L同款的豪华内饰,吸引那些原本想买合资SUV的中产家庭用户。以前很多人不买国产车,不是因为配置不够或者质量不行,而是觉得品牌调性上差点意思。可当你看到停在展厅里的黑武士唐DM-i,你会发现这车的气场完全不输那些所谓的豪华品牌。
年轻家庭买车,要的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混动技术的全面升级,硬刚合资燃油车最后的堡垒——省油耐用。合资品牌引以为傲的燃油经济性,在第五代DM技术面前已经不值一提了。
4.95L/100km的亏电油耗,1150公里的综合续航,两个数字摆在那儿,任何合资燃油SUV都没法反驳。
关键的是,比亚迪手里还攥着一大把技术牌。
第五代DM-i混动系统,热效率达到45.3,是全球量产车的顶尖水平;刀片电池2.0,安全性比传统三元锂电池高出一大截;Di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虽然部分高级功能还没有完全下放,但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非常实用了。这些技术储备,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追赶上的。
就算合资品牌现在想转型新能源,从研发到量产再到市场认可,至少也得三五年时间。而这三五年,对于快速变化的汽车市场来说,已经足够一家企业从行业领先掉队到彻底出局了。
有网友说得好:"比亚迪现在就像班里的学霸,别人还在为及格线挣扎,它已经准备冲满分了。"
比喻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道出了现在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那比亚迪这么做,就没有风险吗?
当然有。
最大的风险就是产品线拉得太开,容易造成自家产品互相竞争。唐DM-i、汉DM-i、宋Pro DM-i,再加上海洋系列的一堆车型,消费者选车的时候反而容易犯迷糊——这么多混动SUV,到底该选哪个?
就需要比亚迪在产品定位上做出更清晰的区隔。
从目前的市场策略来看,唐DM-i主打的是家庭用车市场,强调舒适性和空间实用性;而宋Pro DM-i更偏向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价格亲民配置够用。只要把这些定位做清晰了,产品线丰富反而是优势,消费者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网友都在问这些问题,答案到底是啥?
这车到底卖多少钱,会不会比老款贵很多?
是最近咨询量最大的问题。2025款唐DM-i的售价是17.98-20.78万元,175KM智驾长续航版的售价是17.98-19.98万元。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大的配置升级,价格应该会涨不少吧?
实际上,跟老款相比,同配置车型的价格反而下调了2000元,顶配车型降了1.2万元。定价策略可以说相当有诚意了。考虑到新车配备了DiLink 100智能座舱、云辇-C智能悬架、第五代DM混动系统这些硬核配置,17.98万的起售价真不算贵。
你想想看,同样配置的合资SUV,比如冠道混动,价格都得奔着30万去了。中间十来万的差价,够你加好几年油了。
老款唐DM-i的车主会不会觉得被"背刺"了?
说实话,看到新款配置这么猛,价格还便宜,老车主心里多少会有点不是滋味。
就像你刚买了台新手机,结果第二天新款就上市了,价格还便宜了一大截,心情谁都不好受。但理性来看,老款的品质和口碑摆在那儿,保值率也还算不错,目前三年残值率大概在左右,在同级别车型里算是中上水平了。
而且比亚迪向来重视老用户,OTA升级会逐步把一些新功能下放到老款车型上,虽然硬件上的差距没法弥补,但至少在软件体验上不会落后太多。
买车事儿,永远没有"最佳时机",只有"当下最合适"。如果老款车已经用着舒服顺手了,也没必要因为新款上市就焦虑,车玩意儿本来就是工具,好用才是硬道理。
和问界M7、理想L6比起来,唐DM-i到底有没有优势?
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三台车虽然都是混动SUV,但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完全不一样。
问界M7胜在鸿蒙座舱和华为智驾,如果你是华为生态的深度用户,手机、手表、耳机都是华为的,那问界M7确实能给你带来无缝衔接的体验。理想L6走的是增程式路线,没有纯电续航焦虑,而且理想的家庭用车理念确实做得很到位,冰箱、彩电、大沙发,全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那唐DM-i的优势在哪儿呢?
就在于它的均衡性。
混动系统比增程式更省油,价格比问界M7更亲民,配置比两者都丰富,而且175公里的纯电续航,日常通勤基本能做到零油耗。如果你想要一台既能省油跑长途,又能兼顾日常舒适的SUV,唐DM-i可能是更务实的选择。
当然了,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选车事儿还得看自己更在意什么。
从到店的实车表现来看,2025款唐DM-i智驾版确实拿出了足够的诚意——颜值能打、配置升级、技术领先,还卡位了家庭用户的需求。如果最终市场表现稳定,它很可能成为2025-2026年混动SUV市场的"销量王"。
不过话说回来,市场竞争永远在变,合资品牌会不会绝地反击?
其他国产品牌会不会跟进?
这些都是未知数。但至少现在,比亚迪用这台"黑武士"给所有人上了一课:不是新能源车不行,而是你没遇到真正的好车。
据4S店销售透露,首批展车已经快被预约试驾的顾客"盯烂了",想抢先体验的朋友,建议趁着周末就去店里蹲一波,晚了可能就得排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