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蒸发4600亿,特斯拉这台“便宜车”可真够贵的。
美东时间10月7号,特斯拉悄没声地上架了便宜版的Model 3和Model Y,后者起售价直接干到了4万美元以下,创了历史新低。本以为是个“降价大礼包”,能刺激一下萎靡的市场,结果资本市场压根不买账,股价尾盘直接跳水,一天跌了4.45%,折合人民币约4630亿就这么没了。
这哪是平价车,简直就是个“丐版”中的“丐版”。为了把价格硬生生压到3.999万美元,新车几乎是“裸奔”出厂:贯穿灯砍了,全景天窗没了,后排那个小触控屏也直接删掉。更离谱的是,方向盘和后视镜居然得手动调,座椅加热也只给前排留着。这操作,让人感觉回到了上个世纪。
最要命的是,特斯拉一直引以为傲的Autopilot自动转向功能,也被阉割了,只剩下一个基础巡航。这么一来,这台车跟普通的燃油车还有什么本质区别?有网友就吐槽:“花快4万美元买个没智能功能的电动车壳子,我图啥?”消费者要的是便宜又好用,不是便宜但残废。特斯拉这波操作,高端客户看不上,想捡便宜的又觉得不值,里外不是人。
其实,市值暴跌的核心,是特斯拉亲手把自己“科技公司”的人设给玩崩了。这么多年,投资者为什么愿意给它那么高的估值?不就是因为它头顶着Autopilot、FSD这些智能技术的光环,觉得它不是个普通的造车厂。可这次,它直接把最核心的智能功能砍掉换低价,等于告诉全世界:“我的优势,我自己不要了。”
这种“自废武功”的做法,市场早就给过警告了。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净利润就跌了71%,汽车收入降了20%,销量也少了13%。反观国内的对手,比亚迪早就把辅助驾驶当成了标配,华为的ADS更是靠实打实的表现圈粉无数。别人在拼命加配置,特斯拉却在砍配置,难怪市场会怀疑:它是不是已经没牌可打了?这剧情,像极了当年苹果推出廉价版的iPhone 5c,结果既伤了高端口碑,低端市场也没捞着好。
更尴尬的是,特斯拉现在才想起来要抢低价市场,最好的时机早就错过了。在它犹豫不决的那几年,比亚迪、现代这些车企已经用高性价比的电动车把市场铺满了。尤其是在欧洲,2025年4月,比亚迪纯电车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特斯拉,同比增长了169%。这就是现实。
就算在自家的美国市场,日子也没那么好过。9月底联邦补贴到期,三季度的销量被很多人看作是“提前透支了需求”,后续增长乏力。这时候推出一台减配的便宜车,既没法靠补贴冲量,又可能因为缺少基础辅助驾驶功能而面临欧盟的新规限制,彻底陷入了两难。
平价车卖不出去只是个导火索,真正让市场慌了神的,是特斯拉的家底正在变薄。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能自由支配的现金流跌了89%,收入和利润都在下滑。马斯克本人还一会儿忙着SpaceX,一会儿又搞别的业务,甚至闹出“万亿美元薪酬”的争议,投资者心里能不打鼓吗?
说到底,电动车市场已经过了那个靠新鲜感就能吸引眼球的阶段了。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续航、维修成本和系统的稳定性。如果特斯拉还抱着“砍配置降成本”的老黄历,不想着搞点真正的创新,全球市场份额被中国品牌蚕食只是时间问题。
这次一天没掉4600亿,不是偶然,是一个信号。从2024年底到现在,特斯拉股价已经跌了三成多,技术面上也是明显的下跌趋势。高盛虽然把它的目标价调高了,但评级还是“中性”,理由是“竞争太激烈”。悲观的机构甚至认为,如果基本面再没起色,到2026年3月,股价可能跌到154美元。
特斯拉高达125倍的市盈率,靠的是FSD、AI这些未来的故事。要是这些故事迟迟不能落地,或者它继续在“砍配置—利润跌—没创新”的怪圈里打转,那股价和业绩恐怕就要一起崩塌了。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从来都很诚实。光环褪去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裸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