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两天车圈挺热闹的,新大洲本田新发布的ADV踏板车NS150XC直接成了“万人嫌”。说实话,这牌子在二轮界一直都是个“信仰”,不管是质量还是口碑,向来不差。可这回,真是搞出了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骚操作。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到底啥才是让我们“买账”的关键?真是那堆越堆越高的配置吗?还是说,这个价格,你到底给了什么?
先来看看定价。21280块钱,顶配的150踏板,国产特供。本田以前卖ADV160进口版,虽贵但质量跟逼格明摆着;等了一年,国产版来了,大伙多年期待,想着这回能便宜点、实用点,大家都能玩得起……结果看到价格那一刻,心里头就两个字:失望。又不是买手机能分期付款,这两万出头的标价,当国内品牌都在追求高性价比的时候,你本田这一波硬生生给自己打了个问号。为啥非得盯着摩托圈这波主流价格往上顶?你真就觉得中国用户的钱太好挣了?
有人说,这车配置给足了,弯道ABS、TCS、KYB减震、行车记录仪,这些玩意儿看着高大上,投足诚意。可现实是,大部分人买ADV踏板,真在乎这一堆配置吗?我就问一句,咱们平时骑踏板,除了城市通勤、郊区骑行,谁真的天天下恶劣路况需要这些高配?更别说这堆功能都拼命在宣传里强调,实际上真让人心动的,还是发动机和颜值。你家发动机用的还是与PCX160同平台的eSP+,动力没啥新鲜,优点是成熟、耐用、维修简单。可同样的动力人家五羊本田做的PCX160、UHR150,外观还顺眼点,价格还厚道,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其实,咱们都知道,这几年国产踏板尤其是250级进步明显,什么赛科龙RT2、无极SR250GT,性能、空间、舒适度甚至配置都没话说,价格还美丽。现在你出一台150的ADV,价格却直接和国产250对飙,谁会买账?还不如去看看别家250的实用踏板,动力大,空间宽,实惠也更高,骑个三五年不成问题。你倒好,150的定位直接打到两万出头,竞争力还不是很突出,说是让人“大失所望”,一点不夸张。
看脸值本来是ADV的传统优势。眨眼一看新本NS150XC的造型,我是真没想明白你们的设计师咋想的。进口ADV160的流畅线条、肌肉感、野性风格,代表的就是ADV车型的精髓。这回新国产特供,一下变成了“通路思路”混个跨界设计,那种张扬自由的味没了,只剩下寡淡的堆料。你家ADV就这一个样子,消费者能满意吗?以前ADV是又酷又能玩,现在这车,成了“假冒山寨”的既视感。
国产特供车的逻辑到底在哪呢?厂家总说定制给中国市场,贴合中国需求。可问题是,中国用户想要的更多是便宜靠谱,别的车厂能做到,你本田就非得标榜自己特殊?我一直觉得,本田ADV应该走亲民路线,优势在于品牌和口碑,只要在价格上给点诚意,技术方面有保障,不用玩虚头巴脑的高配花哨,稳定耐用本就是卖点。可现在偏偏把自己往高端化靠,结果是拔高了价格,失了用户的心。
有网友就直接吐槽:“你这不是特供,是特坑!”真不是一句玩笑话。把产品定那么高,你是对自己有信心还是对用户不在乎?摩托圈不是没人识货,大家有的是选择空间。五羊本田PCX160、UHR150也算主流,价格实在,售后方便,同样的发动机,还比你便宜;赛科龙、无极这些国产品牌更是卷起来,配置拉满,空间比你爽,这价格一摆出来,买谁不还心里有数么?
本田,你在想什么?
其实市场规律一直都在——你要么靠产品力说话,要么靠价格优势抢量。很多人都盯着ADV160的平替,谁不希望能用一半的钱体验到ADV的精髓?可惜新本这次,不仅放了鸽子,连鸽子都嫌贵。你说中国踏板车市场多大多少用户?每年卖飞起的都是高性价比车型,不是堆到天上的配置。现在新本走“堆配置高价格”的路线,是不是搞错了方向?这些花哨配置,最后踩到购买决策上,真能把大家劝服吗?
我就问一句。
给得越多一定就越好吗?配置加持真的值钱吗?
多数人还是看重发动机性能、骑行体验、颜值是不是对自己胃口。ADV本质是玩跨界、玩自由、玩户外,而不是纯堆配置。你倒好,外观设计一刀切、发动机没新意、价格还故意飚高,是给那些只图堆料的热血青年量身设计吗?大多数车友根本玩不起来,买不起,品牌影响力再大,市场也不买账。这回本田NS150XC的定价、定位,真就是劝退系列。厂家可能想打造高端中国市场,但现实是大家更在乎实用和性价比。
为什么厂商执念于高端?
难道觉得中国人就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国产摩托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20年前那个任你割韭菜的市场。大家懂配置,懂性能,更懂货比三家。赛科龙、无极之类,每一步都盯着性价比死磕。今年三公斤的摩托圈往死里卷,你本田倒好,偏偏把定价做成了“天花板”,以为加点料就是爆款。谁不想要高配,但又不是只看配置买车。你本田这样玩,既不是高端质感,也不是性价比,夹在中间容易迷失方向。ADV概念还没“走进寻常百姓家”,先把价格提升一个档位,难不成觉得中国市场就吃你这套?
再问个问题。是不是国产特供始终不被信任?
中国很多车迷其实偏爱进口本田,一是做工确实扎实,二是设计美学有风格。国产版一出来,大家本来也愿意等诚意作答。新本刚开始主打“为中国量身打造”,可一翻配置、外壳、价格,大家都摇头。这特供把原来的灵魂砍掉一半,还卖进口的价格,这是在考验大家的耐性吗?你家ADV从前是酷劲十足,这台NS150XC却成了“老板眼里必须完成的年度KPI”。厂商眼里只剩数据,用户体验和实际需求直接忽略。难怪车圈哀嚎遍地,买账的更少,现实会教育他们到底啥是“市场铁拳”。
其实对本田,我一直有点感情。以前大家说“买本田不看配置只看发动机”,做工稳,耐操,质量奇高。可是现在这行情,连国产你都打算玩溢价,一下就从亲民掉成了“高攀不起”。新用户不是傻子,无脑铁粉也在减少,摩托圈正在洗牌,大伙思想早就转变了。这回NS150XC的发布,算是个活案例:你要么给用户需求,不然品牌也得拼命下场。现在卖两万多,大家只会等降价,厂家只能自己背锅,真心等着看谁先服软。
你说本田以后该怎么走?是不是该想想:到底给谁做踏板车?是给玩家,还是给通勤大众?能不能平衡好配置、价格、颜值这些最本质的利益点?这次新大洲本田“杀伤力满分”,但更多的是刺激大家放弃你。其实只需要“少一点花哨,多一点诚意”,可能市场反响就完全不一样。车子卖的是体验,不是参数表。两万多买个“国产感急剧下滑”的ADV,本田你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你是想割韭菜让中国市场为你铺路,还是想正儿八经做长期主义,把踏实用户放在首位?
其实等了这么久,我们就是想要一台价格亲民、配置靠谱、颜值硬核的本田ADV。没想到,厂家玩起了“高配低感”,明明能平替进口版,却非得自视高端。摩托车就是买来骑的,不是用来比谁钱包更厚实。现在新国产ADV直接把“性价比”踩地下,等着谁来买单?大失所望,是所有车友的共同心声。谁愿意用PCX160的动力、缩水版颜值、卷起来的价格去体验一个模糊定位的特供车?钱,咱们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回新本做了个“反面教材”,或许厂家还会有调整,但用户的失望,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消化。摩托圈的“铁粉时代”已经过去,大家更在乎实际价值和性价比。价格亲民,配置适中,设计到位——其实,就是这么个简单道理。愿厂家都能明白这个需求,不要再让我们“看走眼”,别再让我们大失所望。
少点套路,多点诚意,本田你还能回来。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