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越赚”?国产大型SUV市场真香定律背后,谁在狂欢? 谁能想到,曾经被认为“油老虎”、停车难的大型SUV,如今却成了车企眼里的香饽饽?蔚来ES8靠着科技感和空间玩转高端局,理想i8死磕家庭用户,在续航上做文章,还有乐道L90,直接用创新方案降低门槛。 这还没完,领克、腾势、深蓝、问界、昊铂等等,一堆新名字都扎堆往里冲,个个车身尺寸都超过5米,恨不得把“我是大块头,我能装”写在脸上。
这背后,到底是消费者真爱,还是车企的“捞金”新姿势?李斌一句“大车挣钱”,直接把行业潜规则摆在了明面上。 话说回来,这股“越大越好”的风,也不是瞎刮的。
首先,老百姓的需求变了。 以前一家三口,5座车凑合够用。
现在二胎、三胎家庭越来越多,光有座位不行,还得坐得舒服。 后备箱塞满婴儿车、玩具、行李箱,那才叫“有备无患”。所以,现在的消费者要的是“移动的家”,第三排不再是摆设,大六座、大七座才是王道。
其次,技术也给力了。 以前开大车,最怕的就是续航焦虑。
现在好了,增程式、插电混动车型多了,没电了还能烧油,心里踏实。 纯电车型也不甘示弱,电池技术突飞猛进,800V高压快充,5分钟就能续航300公里,续航里程也蹭蹭往上涨,700公里起步,甚至还有超过800公里的狠角色。
不光能跑,还得能玩。 露营的时候,对外放电安排上,烧水做饭不在话下。
再者,智能化必须到位。 现在谁家车里没个大屏幕,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帮你自动泊车、躲避障碍,简直是新手司机的福音。 智能座舱,语音控制、多屏,让车里秒变“移动KTV”。 以前,大型SUV是土豪的玩具,动辄四五十万。
现在,价格也开始亲民了。 20-30万就能搞定,甚至还有更狠的,直接推出电池租赁方案,车价直接降到十几万。
这背后,是平台化生产、供应链优化、技术成本降低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说白了,车企也不是傻子。
SUV天生就比轿车贵,再加上国人就好“大”这一口,更大的空间、更霸气的外观,都能成为加价的理由。 而且,现在很多家庭就一辆车,既要能日常代步,又要能满足全家出行,中大型SUV简直就是完美选择。
新能源技术的加持,更是让大型SUV如虎添翼。 以前“油老虎”的帽子,现在可以摘掉了。
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省油又省钱。 纯电车型,更是直接告别加油站。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让开大车不再是难事。 自动泊车、360°全景影像,让新手司机也能轻松驾驭。
问界M9卖到四五十万,照样有人抢着买,这就是品牌溢价的力量。 当然,订单式生产也帮了不少忙,减少了库存压力,让车企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成本。
但是,各位看官别高兴得太早。 随着吉利银河M9等更多车型的入局,价格战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的大型SUV市场,利润空间确实诱人,但这种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真不好说。 说到底,消费者买车,图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品质、服务、性价比。
如果车企只盯着眼前的利润,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个人认为,大型SUV市场的未来,注定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谁能在技术、品质、服务上做到极致,谁才能笑到最后。 价格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还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型SUV,你会选择为“大”买单吗?或者你觉得,车企还有哪些“坑”在等着我们?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