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日,小米董事长、创始人兼 CEO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回应相关质疑,对小米汽车的相关安全理念进行说明。
他表示,在去年 4 月的一次采访中,自己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并不矛盾。
在原采访中,雷军谈及设计时曾强调“轮毂最难设计”,被指为“小米汽车重颜值轻安全”,质疑其忽视安全标准。对此,他明确回应:“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
为佐证这一立场,雷军附上 2023 年至 2024 年发布的四则微博截图,强调这些内容是小米SU7发布前自己对安全理解及研发标准的真实记录。
这四则内容分别阐述了小米汽车对安全的重视、采用的安全标准、对应的参数和安全分类(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电池安全、隐私安全)。
根据已有的公开信息,车身结构方面,小米 SU7 采用 90.1% 高强度钢+铝合金,高强钢最高的强度 2000 MPa ,结构设计的整车扭转刚度达到 51000 Nm/deg,在 2024 年度中汽中心十佳车身评测,获「最佳结构奖」及「2024中国十佳车身」权威认证。
标准方面,小米 SU7 采用最严苛的三大标准设计:C-NCAP2024版,五星安全标准;E-NCAP 2023版,五星安全标准;C-IASI2023版,3G+优秀安全标准。
根据小米汽车今年 3 月份在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小米 SU7 在2024 版 C-NCAP 测评中荣获五星认证,综合得分率 93.5%,在已测车型中排名第一
电池安全方面,小米采用14层硬核物理防护、17层高压绝缘、双大面主动冷却(7.8㎡水冷面积)及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行业首创电芯倒置技术,确保热失控时喷射方向远离乘员舱,实现“无明火、无热蔓延。电池包通过IP6K9K密闭测试,经历超1000项安全测试,项目数为国标20倍。”
在微博的网友评论中,雷军称:“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在年度演讲中,雷军谈到,小米汽车发布后,成为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之一。
此次雷军罕见连续发文,针对“小米汽车重颜值轻安全”这一质疑进行回应,也被不少媒体解读为雷军对网络黑水军的正面“硬刚”。
数据显示,小米汽车 10 月份交付量已超过 40000 台,乘联分会10月公布的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中,小米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 48654 辆、小米 YU7 车型批发销量超两万辆(33662 辆),已超过特斯拉 Model Y 在国内销售的数据(2.6万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