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仓+前置仓+无人仓,看21年“老炮儿”突围汽车配件红海市场

“21 年前入行时,我从没想过,现在扫个码,配件 20 分钟就能送到修理厂。” 常熟捷配通的冯建军,坐在屏幕前,指着屏幕上闪烁的无人仓实时数据,语气里满是感慨。这个在汽配行业摸爬滚打了 21 年的 “老炮儿”,靠一套 “总仓 + 前置仓 + 无人仓” 的组合拳,在新能源冲击、汽车配件行业价格内卷的寒冬里,把 8 家直营店、2 个无人仓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常熟冯建军21年行业“老炮儿”,在内卷中守住增长

从 “不愁卖” 到 “比完价就走”

2004 年刚入行时,冯建军的生意简单得很:租个小门面,囤点滤清器、刹车片等,客户打电话来要货,他骑个车就送过去。“我主要就是做一类易损件的,那时候哪用担心卖不掉?车主对品牌没概念,修理厂也不比价,只要你能及时送到,利润就有保障。” 他笑着回忆,最忙的时候,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却很少有积压的货。


可变化来得比想象中快。2018 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开始多起来,老客户的燃油车配件订单肉眼可见地减少;更让他头疼的是,电商平台把价格晒得明明白白,客户打来电话第一句不再是 “有没有货”,而是 “别家报 150,你这边多少”。有次一个合作了 5 年的修理厂老板跟他说:“冯哥,不是我不想跟你拿,人家平台 118 的保养套餐,我拿你的配件根本做不了这个价。”


看着堆在角落的滞销配件,冯建军第一次觉得 “老办法走不通了”。“以前靠经验备货,要么旺季断货,要么淡季积压;现在客户要比价、要时效,再不变,就要被淘汰了。”


押注无人仓,靠时效赢回客户


“破局的念头,从一次次送货延误开始,好不容易接到客户的订单,可是等到我火急火燎地送去,客户已经从别家调了货。客户一句‘我等不起’,彻底戳醒了我。


冯建军当即决定:建前置仓,再规划无人仓,把货铺到客户家门口。效果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以前从总仓送配件到乡镇要 1 小时,前置仓建成后,20 分钟就能到。今年上半年,他又把两家仓库改成了无人仓 —— 没有仓管,修理厂师傅扫码就能领料,系统自动同步库存、生成单据。


用智能工具把非客户变客户


光靠仓储还不够,冯建军更懂 “帮客户赚钱,自己才能赚钱”。他发现,这两年修理厂日子也不好过:车主进店少,汽车配件压在手里卖不动,还总被低价套餐抢生意。


有次去一家修理厂送货,老板抱怨 “库里堆了半年的滤清器,没人要”。冯建军当即掏出手机,打开智配系统,把这家厂的历史销售数据调出来:“你看,周边小区新能源车多,你进的燃油车滤清器自然卖不动,不如换成新能源保养包。”


面对客户 “比价” 的难题,冯建军也有办法。他把智配系统玩到了极致:以前报价要翻资料、打电话核对,3-4 分钟才能报出数;现在输入车架号,10 秒就能出精准价格,客户还能自主下单得积分,兑换扳手、工作服这些实用工具。有个年轻的修理厂师傅跟他说:“冯叔,现在我都懒得跟别家比价了,易损件就数你这又快又优惠,多省心。”


21 年了,生意的根,永远在人心


“做汽配 21 年,我悟到最实在的道理:不是有了好仓库、好工具就够了,而是要把客户的难处当成自己的事。” 冯建军说,现在他的无人仓还在继续扩,下一步计划把站点铺到更多乡镇;智配系统里的积分商城,也在根据客户需求加新品 —— 从汽修工爱喝的饮料,到修理厂用的清洁用品,都是他跑市场时记下来的。


有次去一家乡镇修理厂,老板说 “之前的供应商嫌我要货少,不愿帮我理库存”。冯建军蹲在仓库里,帮他把积压的配件分类,用智配系统录入数据,“哪些能卖,哪些能跟其他客户调换,一目了然”。后来这家老板不仅成了他的忠实客户,还介绍了 3 家同行过来。


从扫街送货的小伙子,到管理着智能仓储网络的老板,冯建军的 21 年,也是中国汽配行业的缩影。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转折,只有一个个 “解决问题” 的实在举动 —— 建仓提时效、用工具降成本、跟客户聊家常。就像他常说的:“行业再卷,只要你比别人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就总能找到饭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