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售,810公里续航零百加速仅需2.83秒,10月11日将全面上市引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

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售,810公里续航零百加速仅需2.83秒,10月11日将全面上市引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

你知道吗?去年年底我试过一句话,它一直在我脑袋里反复:未来的车,除了科技,还得像智能手机一样能用得顺手。 这次极氪001的新款,似乎还在沿着这条路走。

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售,810公里续航零百加速仅需2.83秒,10月11日将全面上市引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有驾

我当时顺手在办公室桌角翻了翻资料,突然发现自己没想过一个点——这车的续航都说810公里了,但你真的能跑到那个极限?其实和我当初买手机一样,那个续航数字往往是理想状态下的样本,日常用下来,估摸着能到六七百公里,算不错了。据说,这个续航里程是样本少、估算的(这段先按下不表),而且还得看你开车的惯、道路条件、空调温度——这些都可能影响表现。

我记得当时跟朋友讲新车,就是外观还挺像极氪9X,灯厂标第一眼认得出来,尤其是那个前脸,给我一种‘我站在未来’的感觉。他笑着调侃:还比拼个轮毂大不大,能不能转得快?毕竟,那对车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碰到外观的细节,真的是一眼就能觉得这个要犀利点。

这次新车,侧面换了21英寸的双芒星轮毂,说实话,轮毂大小我不太懂技术,反正我自己开大点的轮毂觉得更扎眼,但实际驾乘体验,差别可能也就那么一点点——城市里开,几乎看不到差别。用生活比喻吧,就像穿运动鞋一样,款式比鞋码更加重要。可我还是有点好奇,这样尺寸的大轮毂,会不会带来更耗油或者能耗?毕竟,轮胎越大,滚动阻力可能越大(估算/样本少)。

等会儿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里面写到新车配备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其实就像手机里最顶级的处理器,让车辆的反应极快。 但我心里暗想,这东西也不是每个人都懂,其实像电脑配置一样的,买菜时左手拿菜,右手点手机,实在没必要过度追求顶配,平常用完也就这样。这芯片,底层的算法、控制逻辑,决定了智驾体验的流畅感。

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售,810公里续航零百加速仅需2.83秒,10月11日将全面上市引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有驾

说到智驾,新款支持浩瀚智驾3.0,还能提前预判风险,四个毫米波雷达支持可识别潜在危险。这点其实我挺感兴趣,你像在高速公路上,有车突然变道,车载系统能提前提醒你,而不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反应。其实我自己用过几次车载辅助,有时候还是挺折腾的,特别是城市里那种无图导航的复杂情况,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自行车,有时候还是得靠自己多看多反应。

我怀疑,这预判的一部分,可能和刚才过的那段城市NZP功能有关。在我看来,无图模式下,主动预判是不是没那么智能?毕竟,我也见过用AI算出危险位置的办法,实际上操作上还是得结合司机经验。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车它能有多智能,能替代得了我们多大比例的驾驶?我自己也没底。

说到零百加速,2.83秒这个数字,听起来太性感了。这比一些性能跑车还快了几秒——尤其是在这个价位,真的是不多得。如果用普通估算,大概是讲,起步到100公里耗掉的能量,可能在30-35kWh(估算/样本有限)左右,折合油耗的话大概在15升左右(粗算,可能不太准)。但这跟平常直线跑快不一样,实际用在日常,哪有那么激烈的加速?我倒觉得更看重的是,续航和快充的便捷。

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售,810公里续航零百加速仅需2.83秒,10月11日将全面上市引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有驾

其实我对快充还是有点小嫌疑:充70%得15分钟,这是不是略有夸张?充电站的性能水平其实差蛮多,从我走访的几个地方来看,市面上的快充,真能达到这个表现的还少见。如果我是在个普通城市 commuting,平均每天跑个50公里,在我看来,续航够用,而快充链条的完善还是个慢行动。

你会考虑买电动车,最大的问题还是那 damn品牌的信任——我其实对极氪这次的‘焕新’挺佩服的,但也有点担心,毕竟很多细节还没出,像后排那升高电动腿托、可调桌板,听上去很豪但用起来是不是刚刚好?我还记得修车工说,车越豪,出故障越多,这我就有点担心了。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高端车是不是只是把科技堆得更夸张,还是在实用性上真开始精益求精?你觉得呢?我倒觉得,除了那些炫酷的AR-HUD和秒杀秒到的加速,车用到极致,其实还是生活的细节打磨。比如那个可调节的小桌板,真是个方便点的小物件,但是不是用多了反而觉得麻烦?我也不知道。

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售,810公里续航零百加速仅需2.83秒,10月11日将全面上市引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有驾

此刻,心里竟然浮现出一个猜测——极氪是不是在通过这次升级,试图证明自己的研发能力已经可以跟传统豪华品牌抗衡了(这段猜测不一定准,但我总觉得他们有这个野心)。如果连续航、智驾都能做得更好,下一步是不是要在用户体验上再挤出点温度,用料再真诚点?

开了两年电车的我,心里其实有点矛盾:科技再厉害,智能再强大,但长时间驾驶下来,那份人与车的距离也逐渐拉远。我总在想:消费者真正渴望的,是一辆能陪伴他们日常生活,偶尔带来点小惊喜的车,不是什么未来感满满但难以触摸的概念。

明天我还是得去试驾一下,拍拍车内那个OLED屏幕,试试那个电动腿托的小按钮。这样的小细节,才让我觉得,未来的车可能真能为我所用。但,哪些细节会成为我们停留的理由?我一直在想,可能是那记忆中的味道——一个车灯熄灭时,空气中那点微妙的香味。

一转身,我问自己:我如果要买,还是会考虑用起来方便,耐用,而不是只看未来感。你说,这样的方向会不会更稳点?还是说,我错过了什么——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买车就像挑对象,真的要等合适的那一款,才会下决定。

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售,810公里续航零百加速仅需2.83秒,10月11日将全面上市引领高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有驾

反正,所有的动力、科技,终究不过是帮我多一些安全感、多一些便利,而不是让我觉得特酷。就像开车,要的还是那一份熟悉的掌控感。或者……你觉得,我是不是太杞人忧天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