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有考虑买MPV,那绝对不能错过今年九月这个“跳水季”。刚还在犹豫预算,忽然就来了史无前例的大降价,像大水冲了龙王庙,谁都得跟着降。合资、高端、自主、新能源,个个都没能稳住阵脚。到底降了多少、能省多少,咱今天好好掰掰这场MPV的价格风暴。
先看降幅,奔腾NAT这次绝对是“铁头娃”,直接来了个五万元优惠,打了个三十二折,成为本月的降价天花板。纯电MPV能有这样力度,真的是头一回。不少合资品牌也跟着集体出动,艾力绅、威然、奥德赛这些熟面孔,齐刷刷降价超两成。尤其是威然,降了六万六;奥德赛也不甘示弱,便宜了六万五。看着这些数字,老车主估计得心疼,但新买家就像捡漏一样美滋滋。
别以为只有合资车在“跳水”,高端MPV也急了。奔驰V级这次脸面都不要了,十一万元的降幅,二十二个百分点,够买台小型轿车了。赛那、嘉华也不甘示弱,分别祭出了八万和六万六的优惠。以前这些车型价格高高在上,现在也被市场夹得不得不低头。
放眼自主阵营,也开始“配合演出”。传祺M6和风行游艇各降了十几个百分点,性价比直接拉满。再看看合资中端家用MPV,库斯途不愧为柔中带刚的代表,三万元让利,把自己家用阵地的价格防线都快敲破了。新能源MPV也没能幸免,大通G50插电混动版降了十四点,再也不是“油电双全、价钱坚挺”那条路了。
即使是才上市没多久的新面孔,也不得不跟着降。传祺E9插电混动虽然降得少,只给了两个百分点,但毕竟是新车,还在探索合适定位,看后续动作如何。极狐考拉这种纯电MPV也很好说话了,直接一万二让利;大家7系列的电动车和混动车都打了百分之七和五的折扣。新能源阵营,今日也不例外,价格“软”了不少。
说到这场价格战,谁主导、谁参与?其实也别纠结于谁先动刀了,现在的MPV市场就像大宴席,谁坐下都得掏点真金白银出来。商务需求叠加家庭用车市场膨胀,MPV原先的小圈子被搅得乌烟瘴气,各大厂家一边推新品,一边捡价格的“漏”。你不降,别人就比你便宜,羊群效应一出现,降价就成了必然。
合资品牌最头疼,以前靠合资的光环,可以稳稳当当地卖个好价钱。现在自主品牌技术跟上了,配置不断升级,价格还低一头,合资品牌的护城河怎么还能牢不可破?这次艾力绅、威然、奥德赛集体跳水,就是在丢防线,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要份额,要销量,只能靠“放血”争市场。
高端MPV更是难过。一边是对手跟进,一边是市场增量变缓。奔驰V级这样的大牌降幅都能达到二十二个点,以前都只能见到“老款特惠”才有,现在连热门新车型都上了“特价”。这样的降价风潮,是品牌“自割肉”,也是市场变化的信号。
说到新能源MPV,这几年大家都想蹭点补贴和政策红利,仿佛贴上“电动化”标签就能贵上好多。可惜现实不答应:自主电动车不断推出新款,价格往下压得像用榔头砸核桃,谁再敢定高价,很快就被新车“围攻”。这次大通G50和极狐考拉、大家7等都纷纷下探价位,说明新能源MPV也得拼性价比,不是拿技术牌子就能“为所欲为”了。
家用MPV领域,也不会轻松。自驾出游、大家庭出行越来越流行,空间大、功能强成了硬指标。传祺M6、风行游艇这种主打实用的MPV,降价力度真不算小。库斯途这样的合资中端,只能跟着自己降,不然被竞争对手“围剿”到没法喘气。可以说,现在的MPV市场到处是杀价声,谁掉队谁就难发愁。
其实这场降价,反映的正是MPV市场的天翻地覆。以前MPV不是刚需,也没有这么激烈的厮杀,现在从商务到家庭,再到新能源,哪条线都人满为患。厂家只能用降价策略稳住自己的基本盘,有的希望拉升销量,有的盼着清理库存,有的干脆用价格拉开和对手的差距。消费者看热闹,实际买到手的每一分钱都是真便宜。
有意思的是,降价的车型不止一个档次。高端的奔驰V级,合资的奥德赛、艾力绅、中端的库斯途、自主的传祺M6、风行游艇,乃至新能源的传祺E9、极狐考拉、大通G50,每辆都是各自阵营的关键棋子。你一刀,我一刀,仿佛“贪吃蛇”大战,谁也不敢懈怠。只要市场还在继续拼杀,这种全线降价的剧本肯定还会接着演下去。
也别光看热闹,细算一下“真优惠”:奔腾NAT降了五万,实实在在的三分之一,奔驰V级直接少了十一万,艾力绅、威然、奥德赛分别近七万的账面让利。往年这样的降幅,只能在年末清库时看见,现在却常态化了。对于想买MPV的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个凑巧的机会。
压价这场大戏背后,是赛道越来越挤,各家品牌对份额的极力争抢。以往合资MPV仗着牌子,能多卖点钱,现在价格一下杀下来,定位混乱,新旧车型赛得你死我活。奔驰赛那这些高端MPV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一台车两台小轿车的钱,怎么还能维持昔日的跷跷板地位?市场一变,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降价潮最明显的原因,无非是市场饱和加竞争加剧。自主品牌高速成长,合资品牌昔日护城河难以为继。技术、配置再好,没有亲民的价格也是白搭。新能源车型受益于补贴、技术进步,现在也进入“薄利多销”时代。万能公式:需求大+车型多+厂家争夺=价格直线下滑。大家都懂,“不降不卖”,那谁还来买?
当然,别光看价格,大降价也意味着后续市场可能出现新一轮洗牌。产品力不够、品牌没保障的MPV,降得越狠未必活得越久。很多品牌是为了出清老款,为新车铺路,降价是一时,长远还得靠口碑和质量。换句话说,降价是市场筛选的加速器,不是谁都能笑到最后。
对于打算买车的朋友来说,这波降价绝对是千载难逢。你要空间就能选大家7,你要配置看奔驰V级,你预算紧张就奔腾NAT。每个车系都在试探底线,把“量贩价”挂在门口。唯一要考虑的是,别错过节点,下个月会不会还有更大优惠谁也说不好,现在下手最安全。
如果你是商用客户,这波高端MPV降价甜到心里。以前总觉得好车配身份,价格贵有道理。现在品牌都降到家用选项里,比选普通轿车都实惠。公司的车队更新,直接能省小一笔预算,老板再也不用板着脸砍价了。
再来看家庭用户。以前一说家用MPV,动辄二三十万起步,很多人望而却步。现在降价动作大,多花不多得,空间、动力、舒适性全都有,性价比杠杠的。亲子出游、全家自驾,谁还跟蛋糕车、SUV去挤空间?一台合适的MPV,少花钱多办事,买家都乐开花。
新能源MPV用户也是受益者。曾经新能源车型定价高高在上,厂家觉得补贴够多能多赚一笔。现如今科技进步,技术门槛降低,大家一起杀价格。插电混动、纯电动车,方便、省钱又环保,降价后一举两得。极狐考拉这种“理工男”车型都愿意便宜出售,市场风向很明显。
当然也有老用户心里不舒服,毕竟自己刚买没多久就看见降价,比股票暴跌还闹心。这是市场规律,谁都改变不了。厂家要生存,消费者要省钱,每个人都要权衡自己的得失。
品牌方面,合资阵营的心理压力最大。曾经凭借海外品牌光环,加价卖得毫无压力,现如今“皮薄馅多”,还得亲自下场拼性价比。合资品牌要想保持议价权,必须提升产品力与服务,靠“情怀”吃饭的时代已渐行渐远。
自主品牌则是越来越舒服,技术、品质、配置跟上后,不再靠价格单一获客。能和合资车型同场竞技,这说明中国汽车工业正一步步壮大。以降价作为突破点,抢夺市场份额,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当然,接下来还得继续升级产品,继续走高端化路子,这才是长远之计。
新能源MPV方面的变化也很明显。之前大家盲目追高,觉得电动车价格可以定到天花板。现在随着政策不断落地,补贴逐步退坡,市场也不再“慷慨解囊”。厂家降价不仅是抢用户,也是顺应趋势,走实用化路线,谁还在一棵树上吊死就距离淘汰不远了。
说白了,这场降价不是简单降一波价,而是整个MPV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无论是合资、高端,还是自主、新能源品牌,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能力。消费者得实惠,市场得活力,厂家得压力,这就是这场秋天MPV降价大潮的真实写照。
当下买MPV,不论商务还是家用,不论纯电还是混动,不论预算高低,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好车。厂家的“割肉”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价格实惠更是给了消费者“闭眼入”的底气,但买的时候记得货比三家,多看多问,别让便宜毁了品质。
降价浪潮还在持续,谁抓得住谁就能坐稳板凳。现在入手MPV,真的可以说“捡漏不捡亏”,买到就是赚到。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