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要是聊起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以前我们张口闭口都是“蔚小理”,感觉这三家就是新势力的代名词,可现在这个局面好像悄悄变了。
理想汽车的增长速度没那么猛了,蔚来汽车因为亏损问题让人有点担心,小鹏汽车呢,又被一些售后服务上的小风波给缠住了。
就在这个当口,一个我们之前可能没太注意的品牌——零跑汽车,突然一下子冲到了最前面,销量好得让人吃惊。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了,这个零跑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运气好,正好赶上了这个时间点,还是说它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要来重新定义这个市场了?
这背后到底是短暂的辉煌,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咱们先看看零跑的成绩单到底有多亮眼。
从2024年开始,零跑的销量就像坐上了火箭,到了2025年上半年,直接成了新势力里卖得最好的那一个,把理想、问界这些强劲的对手都甩在了后面。
就拿7月份来说,一个月就交付了超过五万辆车,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它自己的记录,也让它成了今年以来唯一一个能连续保持月销量超过五万的品牌。
更厉害的是,它居然还赚钱了。
虽然半年下来三千万的利润,跟它二十几个亿的营业收入比起来不算多,但您想想,在众多新势力还在大把大把烧钱亏损的时候,零跑能实现盈利,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信号。
它也因此成了继理想之后,第二个能靠自己造血的新势力车企。
那么,零跑究竟是靠什么抓住了大家的心呢?
说白了,它的成功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实惠”这两个字做到了极致。
很多车主开玩笑说的一句话特别到位:“它不嫌我穷,我也不嫌弃它牌子不够响”。
这句话虽然听着有点糙,但道理一点不假,精准地道出了零跑的市场定位。
你看它的产品线,从七八万的小车零跑T03,到十几二十万的SUV和轿车,比如C10、C11,正好覆盖了咱们普通老百姓购车最集中的价格区间。
我们拿它的主力车型零跑C11来举个例子,这是一款中型SUV,空间大,样子也挺时尚,起步价才十五万多。
可你再看看它的配置,什么智能座舱系统、高通骁龙8295的顶级芯片、还有各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这些在很多其他品牌的车上,往往要卖到二十多万甚至三十万才有。
您拿着同样的钱,去别的店里看,可能连个高配的紧凑型车都买不下来。
零跑这就好比是,你花了一碗牛肉面的钱,结果老板给你端上来的是一碗不仅肉多,还配了俩小菜的豪华版牛肉面,这种实在劲儿,对于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还有那个小巧的T03,不到八万块钱,续航三百多公里,安全配置也给得足,很多家庭买来当第二辆车,接接孩子、买买菜,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光卖得便宜还不行,还得能赚到钱,这才是真本事。
零跑之所以能做到“高配置、低价格”还能盈利,背后有两套非常厉害的“内功心法”。
第一套,是它学到了理想汽车的精髓,就是把“平台化造车”玩明白了。
简单来说,就是它设计了一套非常通用的汽车底盘和核心零部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开发不同款式的SUV、轿车。
据说,它同系列不同车型之间,零件的通用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五。
这样做的好处是,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被大大降低了,省下来的钱,自然就可以用来提升配置,或者直接在价格上给消费者优惠。
第二套内功,就更硬核了,叫做“核心技术自己搞”。
在造车这件事上,很多企业喜欢当“集成商”,就是从全世界采购最好的零件,然后组装起来。
但零跑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从一开始就投入巨资,自己研发那些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
比如电动车的“心脏”电驱系统,“大脑”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还有电池包,这些占整车成本百分之六十五的东西,零跑现在都能自己生产。
有数据显示,因为是自研自产,它单台车的成本能比外包采购的模式降低百分之四十。
这条路虽然初期投入巨大,见效慢,但一旦走通了,不仅成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软件和硬件的匹配度也会更高,车子的整体体验自然更好。
现在看来,零跑当初的坚持正在开花结果。
除了产品和技术,零跑在卖车的方式上也显得特别务实。
你很少在市中心最繁华、租金最贵的商场里看到它的门店。
它更愿意把店开在城市的外围,甚至在一些县城里,你都能找到它的体验中心。
而且,它对门店的要求也很严格,哪怕是自己直营的店,也必须要想办法盈利,不能只做个摆设。
这种把效率和成本控制刻在骨子里的做法,让它的销售网络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还能保持健康和高效。
不过,话说回来,零跑现在虽然看起来顺风顺水,但前面的路也并不是一片坦途。
最大的挑战,恰恰就来自于它赖以成功的“性价比”。
价格便宜固然能吸引大量用户,但硬币的另一面,就是消费者对整车品质的担忧和质疑。
在一些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关于零跑汽车的投诉量并不少,这说明在成本控制到极致的同时,一些细节上的品控可能还需要加强。
如果质量问题频发,那么靠低价积累起来的良好口碑,很容易就会被消磨掉。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是如何实现品牌的向上突破。
没有一个汽车品牌会甘心永远停留在平价区间。
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提升品牌价值,向更高端的市场发起冲击是必经之路。
我们看特斯拉、蔚来、理想这些品牌,它们都是先用高端车型树立起一个“高大上”的品牌形象,让大家觉得这个牌子很厉害,然后再推出价格更亲民的车型来占领市场。
这是一种“从上往下打”的策略。
而零跑现在想反过来,从低端市场“从下往上攻”,去挑战二三十万的市场,这个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这就像一个一直做家常菜的馆子,突然说要开一家高档法式餐厅,消费者心里难免会嘀咕:你行不行啊?
根据零跑的规划,他们很快就要推出更高端的车型了。
到时候,消费者是否愿意为“高端的零跑”买单,这对于零跑现有的品牌形象和技术积累,都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总而言之,零跑用实实在在的销量证明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走极致性价比路线是一条可以走通的路,但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
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性价比可以敲开市场的大门,但真正能让一个品牌走得更远、站得更稳的,终究还是过硬的技术、可靠的品质和深入人心的品牌价值。
对于正处在发展十字路口的零跑来说,如何在这几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将是它接下来最核心的课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