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成都车展,竟然引出了今年车圈的一条“新鲶鱼”。北京汽车制造厂的王牌“212”背后,突然丢出一记大招,宣布锐胜汽车品牌独立出来,誓要用200亿搞一个全球首个只卖MPV的汽车品牌。别的不说,这手笔都能让人直呼“有钱真好”,但国内这个MPV赛道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就是血本无归。
说起锐胜,其实不少人听着还挺陌生。大家熟悉的可能还是他们玩得很溜的越野车“212”,一看MPV还以为又有新风口。但实际情况是,这家厂子属于敢想敢干的那类,看到市面上的MPV两头重中间轻,贵的能飞天,便宜的动力像踩缝纫机,刚好12到25万这个价位基本没人撑场子。他们就横冲直撞地扎进了这个区间,打算把MPV这口饭吃得更正宗,不再只是产品序列里的一道菜,而是变成牌子名头都要顶着MPV的“专门户”。
官方给出的动作挺清楚:锐胜汽车不玩别的,只攻MPV,并且五年砸进200亿做数智化改造。从造车到卖车到服务全链条升级。这场豪赌,肯定是奔着让消费者愿意掏这个区间的钱,还能买到主流配置、舒适体验去的。而且在历史数据上,锐胜在这个市场已经小试牛刀,2023年MPV市场份额从23%涨到37.9%,逆势增长超过了五成。虽说总销量还没进头部阵营,不过每个月能保持千辆规模,这在MPV这条线已经算有点名头了。
话说回来,这波品牌独立有没有底气?单看“212”这张硬汉牌,其实厂方早就是老资格了,而此次锐胜直接给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25到2027年全力打基础,抢市场;然后再用两三年时间,冲击主流产品阵营,到2030年要做领头羊。战略明摆着,光钱也不是摆摆样子,这200亿不是撒在风里,而是下足了狠功夫。这个数字你别看平平淡淡,实际在当下自主车企砸的钱里绝对算得上够彪悍了。
成都车展一开幕,锐胜的独立身份就同步亮相,一并带来了M8新车,主打中大型MPV,动力可选汽油、压缩天然气、纯电、增程,这条产品线撕开了新的差异化。车身用的是竖条幅镀铬大格栅,带双色涂装,还能选电动侧滑门。进到车内,橙黑配色加上悬浮仪表与中控屏,怀挡释放不少储物空间。座椅是标准7座,二排为双独立座椅,能电动调节还有腿托,说是舒适也不夸张。
再来看锐胜的前一款王牌M7,7月在市场里排第十五,全月卖了1445辆,虽然距离丰田赛那、腾势D9那种月销过万的体量还有段路要追,但在家用MPV10到20万区间里已经是屈指可数的能打。一家独大说不上,但在腰部市场露头已经越来越明显。为什么这个价位没人做?一方面资金门槛高,要能造舒适合规又有竞争力的车,有要规模又要特色,谁都知道“面包车”名头不好听,要往家用智能、空间体验、能源选择等全方面拉品质,成本压力太大。
偏偏锐胜就敢赌一把,专攻“腰部”价位,把家用MPV做个彻底。这意思很明白,不去抢腾势D9、岚途梦想家这些高端盘,也不做低端拉货货车,完全冲着家庭用户的实用需求来。品牌独立后,不再被越野业务拖住脚步,锐胜有了自主策略和资源调配权,能更聚焦市场节奏和产品创新。在销量逐步爬坡的节骨眼上,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穷则思变”,局部突破是必然的选择。
回头看看国内MPV市场,20万以上基本被传统强者和高端新势力牢牢占住,剩下10到20万区间寥寥无几,传祺M8、M6、现代库斯途还能偶尔冒头,其他品牌就无影无踪。广大有刚需的家庭用户,想买一辆空间够、配置好、价格适中的MPV,选择其实很少,往往只能在低价货车或高端豪车里二选一,现在锐胜王牌M7和M8出来,正好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缺,让消费者有真选择。
从营销层面讲,锐胜没有走大众路线的广告轰炸,而是把自主品牌调性和“用户体验”抓得更细。新M8敢给电动侧滑门、7座独立布局、智能网联系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加分项。在蓝图设计上,品牌用“三步走”已经锁定未来打法,先稳住腰部市场,再往主流阵营上走,最后冲击行业头部,这居然不像“画大饼”,而是有资金和产品做支撑。
这策略其实反映出一个现实:国内车市今天想要再做品牌突破,要么在细分领域深耕,要么砸重金开新赛道。锐胜选择了第二种,你可以说是“敢死队”,也可以看成一个行业型样本。如果五年后他们真能把MPV做成领域标杆,这条路就算被硬生生走成了阳关大道。
当然,道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MPV市场虽说现在没有巨头专注单一赛道,但细分领域竞争一点不弱。产品更迭速度快,用户需求转变也快,这一波对于锐胜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数智化改造说得容易,要在产线端和销售端都实现真正的智能升级,才能撑得住产品想象力,不然到头来还是老一套,换个商标罢了。
锐胜这波操作还能带动行业风向吗?有点像“田忌赛马”,避开最强区间,在主流细分市场卡位。参考此前国有和自主品牌常见的多线作战,如今独立出来直攻一条,资源集中反而更能打出个性化差异。这对于想买MPV的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利好,至少不用在极端豪华和极简实用之间左右为难。
成都车展这个舞台,不仅是锐胜首次亮相的机会,其实也是中国车企展示自主创新的窗口。这场“品牌独立+产品升级+重金研发”的组合拳,预示着未来几年细分品牌将越来越多。大厂不再保守,有硬科技也有市场突破,国内造车环境越来越像“百花齐放”。到时候,MPV不再是只有三五款能选,真正的家用智能、安全舒适乃至能源多样选择可能都要成行业常态。
锐胜品牌的“三步走”其实就是中国车企的一个缩影。谁能把细分市场做深做透,谁就有机会成为领域里的独角兽。国内汽车厂商一向善于在夹缝里求生存,这次锐胜筹码足、资金到位,既是进击又是冒险,过程之中必然会有风雨,也会有新故事。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多一个实用又不贵的选择,老百姓买车自然能省心不少。
最后,MPV市场已经不再是“面包车”专属,谁能把家庭需求拿捏得最到位,谁就能笑到最后。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