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八个月,合资轿车市场竞争态势发生显著变化。 日产轩逸以19万辆的销量成绩稳居榜首,成为合资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大众朗逸紧随其后,以18.4万辆的业绩夺得亚军。 尽管新能源汽车持续扩张,燃油车依然保持可观的销售成绩,显示出其坚实的市场基础。与以国产车型为主的新能源车市不同,燃油车领域仍由合资品牌主导。 销量排行榜显示,大众品牌表现尤为抢眼,共有四款车型进入前十,展现出强大的产品竞争力。
2025年1-8月,我国轿车市场总体零售销量达到678.0万辆,同比增长9.1%。 其中,燃油轿车累计销量为301.1万辆,虽然面临新能源车的激烈竞争,但仍在整体销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合资品牌在燃油轿车市场保持主导地位,占据了销量榜前六名。 共有9款合资轿车车型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显示出传统燃油车型依然具有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从车身级别来看,1-8月燃油轿车销量TOP10中,紧凑型车占据5款,中型车有4款,中大型车仅有一款(奥迪A6L)。这一分布表明主流消费群体仍更青睐实用与经济性兼备的车型。
市场份额方面,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5.7%,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与之对应,合资品牌面临一定压力,在燃油车领域仍保持明显优势。销量榜首的日产轩逸,以19万辆的成绩遥遥领先。 这款车型长期占据销量榜首,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实用型家轿的持续认可。
大众品牌在前五名中占据三席,朗逸、速腾和帕萨特分别以18.4万辆、15.6万辆和15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这一成绩彰显了大众在燃油车市场的强大产品力。
中型车市场方面,帕萨特、迈腾和凯美瑞三款车型销量均超过13万辆,一起跻身销量前十。 奥迪A6L以超过10万辆的业绩成为榜单上唯一的中大型车,也是最畅销的豪华品牌轿车。豪华品牌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宝马3系销量也超过10万辆,与奥迪A6L共同进入前十。 奔驰C级则排在28位,销量为8.85万辆,显示出消费升级需求依然存在。
在销量榜的中游区域,车型表现出现明显分化。 本田雅阁以9.1万辆的销量位居第23位,作为曾经的热销车型,这一排名反映出其市场竞争力的相对下滑。令人意外的是丰田卡罗拉,这款全球畅销车型今年1-8月销量仅为6.5万辆,跌至第15位。 而同为日系的伊兰特和天籁销量均维持在4万辆多点。
本田思域的表现更为低迷,销量仅有3.4万辆,已跌至20名开外。 运动型家轿市场吸引力似乎正在减弱,传统热门车型面临严峻挑战。别克君威以3万辆出头的销量排在第24位,而高尔夫、雷凌等车型虽然位居前三十名,销量均仅有2万多辆。 这一区间的车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合资轿车市场的销量分化反映出产品更新与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重要性。 经典车型通过智能化升级,仍能在激烈车市中占据一席之地。对比整体轿车市场数据,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优势明显,吉利星愿、五菱宏光MINIEV和比亚迪秦PLUS等车型销量均突破20万辆大关。 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
从品牌国别来看,日系品牌分化日益加剧。 一汽丰田今年累计销量近52万辆,同比实现11%的增长,而广汽丰田的增长则相对缓慢。大众品牌在合资燃油车市场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前十车型中独占四席。 这种多车型协同作战的策略为其保持了市场份额。
未来,合资品牌需在保持燃油车优势的同时,加速电动化转型,以应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势崛起。销量榜单的变化揭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度变革。轩逸、朗逸等传统强势车型依然坚守阵地,卡罗拉跌至第15位、思域跌至20名开外的事实表明,没有哪款车型可以高枕无忧。
面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势崛起,合资品牌需要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国内零售份额已达65.7%,且自主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76%。 这场市场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