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卷王”来袭!6万多高配,实测却暴露三大“硬伤”!

这年头,汽车市场简直是“内卷”到飞起!

6万多就能把一辆纯电车开回家,顶配也才十万出头,这价格,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2025年8月,MG4一上市就放了四款车型,结果呢?

一天大定就突破了万辆,这热度,比夏天的冰西瓜还抢手!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车居然把座椅通风加热、甚至是双层玻璃都塞了进去,这配置,说它卖十多万,我绝对信。

我最近就亲手体验了那款8.38万的自由版,想知道这辆“卷王”的真实表现?

咱们这就来一次深度解剖。

MG4“卷王”来袭!6万多高配,实测却暴露三大“硬伤”!-有驾

“卷王”MG4:6万多买个寂寞,还是捡到宝?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来聊聊这车最大的卖点——性价比。

MG4的出现,无疑是给整个纯电市场扔了一颗重磅炸弹。

要知道,在过去,座椅通风加热、双层玻璃这些配置,往往是二三十万豪车的专属。

可如今,MG4把它们下放到6万多的入门级车型上,这操作,简直是“降维打击”。

它就像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选手,用一种近乎“赔本赚吆喝”的方式,硬生生把市场价格的天花板给捅破了。

“卷”出新高度?

配置堆料到令人发指!

你敢信?

8.38万的自由版,除了刚才提到的座椅通风加热和双层玻璃,还有什么?

我得说,这车简直是把能塞的都塞进去了。

车漆颜色鲜艳,尤其是那限量版的紫色,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泽,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车内储物空间那是相当充裕,前后排坐个成年人,空间感也还不错,后备箱更是能轻松放下三个登机箱,一家人出行,或者周末去趟超市,妥妥没问题。

MG4“卷王”来袭!6万多高配,实测却暴露三大“硬伤”!-有驾

“惊喜”还是“惊吓”?

实测体验揭秘!

说实话,8.38万的价格,我本来没抱太大期望。

可当我坐进车里,按下启动按钮,这车的表现,还是给了我不少“惊喜”。

方向盘轻盈得像在玩游戏,对于新手来说,操控起来毫无压力。

2米75的轴距,本以为会显得有些笨拙,但实际开起来,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城市穿梭灵活性十足。

可好景不长,“惊喜”也伴随着“惊吓”。

动力方面,厂家标称120千瓦的最大功率,我实测零百加速8秒多,这成绩,跟宣传的5.3秒比起来,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那天29度的天气,满电状态下挂运动模式,起步时竟然有点迟疑,虽然没出现打滑,但那股“劲儿”明显没完全释放出来。

更别提跑到六十码以上,提速就显得吃力,连续几次测试,成绩都差不多,后面乏力感明显。

这动力表现,我只能说,它更适合在城市里悠闲代步,想体验“推背感”?

那可能得换个思路了。

MG4“卷王”来袭!6万多高配,实测却暴露三大“硬伤”!-有驾

刹车性能倒是可圈可点,百公里刹停最快能到30多米,连续十次急刹,热衰减也不算太夸张。

可这轮胎,却是个“拖油瓶”。

猛刹车时,它总想往前冲,容易打滑,尤其是在高速过弯时,那感觉,就像是在冰面上跳舞,让人心底发毛。

悬架调校偏软,过井盖那一下的颠簸,足以让你怀疑人生,腰椎可能得提前“请假”。

不过,好在过滤小坑洼的表现还算不错,这点也算扳回一城。

至于噪音,低速时还算可以接受。

一旦上了高速,风噪和胎噪就开始“奏响交响乐”,尤其是那后视镜,简直成了“噪音放大器”,吵得人脑仁儿疼。

官方标称400多公里的续航,实测跑了394公里就歇菜了,这续航打折的程度,我只能说,它更适合“短途游”,长途出行,你可能得时刻关注电量,提心吊胆。

而且,那磷酸铁锂电池,电量显示5块多就没提示了,我差点就把它扔在路边,那份焦虑感,比月底还信用卡还强烈。

“舒适”与“妥协”的博弈

座椅坐垫偏短,大腿支撑性不足,长时间驾驶可能会有点累。

然而,那加热通风功能,在寒冷或炎热的天气里,确实能带来一丝慰藉,算是一种“妥协”下的舒适。

MG4“卷王”来袭!6万多高配,实测却暴露三大“硬伤”!-有驾

“卷”到极致,是否还有真诚?

MG4的出现,无疑是对“性价比”的一次重新定义。

它用一种近乎“激进”的方式,将过去属于中高端车型的配置,塞进了一个普通家庭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

这无疑会让很多消费者感到兴奋,毕竟,谁不想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呢?

“牺牲”与“取舍”的代价

然而,正如“古语有云”,“福兮祸所伏”。

当一家车企将如此多的配置“堆砌”到一款入门级车型上时,我们不得不思考,它在其他方面是否有所“牺牲”?

笔者的经验是,在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同时,往往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取舍。

MG4在隔音、动力后段表现、以及续航的“真实性”上,都暴露出了明显的短板。

高速行驶时的风噪胎噪,简直能让你怀疑人生;动能回收过于敏感,频繁的顿挫感,也影响了驾驶的平顺性;而那“虚标”的续航,更是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理性”与“感性”的抉择

那么,MG4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这恐怕需要我们用“理性”去衡量,用“感性”去感受。

如果你是一个对价格极其敏感,且对车辆的“基础性能”要求不高的消费者,仅仅需要一辆能遮风挡雨、代步出行的纯电工具,那么MG4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它用实打实的配置,告诉你“花小钱也能办大事”。

但如果你对驾驶体验、续航里程、以及乘坐的静谧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MG4是否真的适合你。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在汽车领域,这句话依然适用。

这辆“卷王”,它给了你“惊喜”,也可能给你带来“惊吓”。

“笔者”的忠告:别被“卷”冲昏头脑!

在如今这个“内卷”到极致的汽车市场,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低价高配”的宣传所吸引,从而冲昏头脑。

MG4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案例。

它用一种近乎“颠覆性”的方式,刷新了我们对性价比的认知。

“看清本质”才是王道

作为一名资深的内容创作者,我反复强调,在购车时,我们不能只盯着那些闪闪发光的配置。

更重要的是,要回归到车辆的“本质”——它的动力系统是否可靠?

刹车性能是否足够安全?

底盘是否扎实?

隔音效果如何?

续航里程是否真实?

这些才是决定你用车体验的关键因素。

“理性”购车,拒绝“盲从”

MG4的“卷”,体现在它敢于打破常规,用极致的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卷”,往往伴随着在某些方面的“妥协”。

所以,在做决定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试驾,多方对比,理性分析,不要被一时的“低价”所迷惑。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选车这件事上,我们既要了解车企的“套路”,也要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卷”到飞起的市场中,找到那辆真正属于你的“宝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