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4年增程车还是小众选择,那2025年它彻底火了:
理想靠它月销破5万,问界凭它逆袭BBA,连小鹏、智己也纷纷入局。
车企抢着布局,车主争着下单——但奇怪的是,网上吐槽声也越来越大:
有人抱怨“一亏电发动机吼得像拖拉机”,有人自嘲“充电比上班还勤快”,更有人直言:“早知这么折腾,不如直接买纯电!”
增程车,到底是“油电通吃”的完美方案,还是“两头不讨好”的智商税?
今天,咱们抛开营销话术,聊聊真实体验!
一、理想很丰满:加油发电=续航无忧?
增程车的卖点很直白: “城市用电省成本,长途用油不焦虑”。
理论上看,满电满油跑700公里轻轻松松,纯电续航覆盖日常通勤,油价再涨也不慌。
尤其对家里唯一一辆车的家庭,既能接送孩子又能自驾出游,似乎完美匹配需求。
但现实却很骨感:
“舍不得用油”成普遍心态
一旦尝过“1毛钱一公里”的电价甜头,你会本能地抗拒加油。
证据显示: 多数增程车主宁愿半夜找充电桩,也不愿烧油。
结果呢?充电频率比纯电车更高(电池小,续航短),时间成本反而增加。
亏电体验断崖式下跌
电量低于20%时,增程器全速发电,噪音飙升到70分贝以上,震动明显,加速绵软——
“从豪华电车秒变三蹦子”。有车主苦笑:“馈电超车?油门踩穿都提不起速!”
二、技术争议:省油还是费油?噪音能忍吗?
关于增程的争论,核心集中在两点:
▶ 争议1:亏电油耗到底高不高?
反对派:实测显示,高速亏电油耗可达8L/100km,比同级油车更高
支持派:汽车大V实测反驳:增程亏电仍比油车省油15%,因动能回收能存电再利用,且发动机维持高效转速。
真相是:技术迭代后,新一代增程车(如问界M7、理想L8)优化了油电逻辑,但老车型仍存在高油耗问题。
▶ 争议2:电池衰减更快?
担忧:增程车电池频繁充放电,衰减速度比纯电车快20%以上
实测:工程师解释:增程车只用电池“中间电量”(如30%-80%),避免满放满充,反而延长寿命
三、谁真正适合买增程?这三类人闭眼入!
增程车不是垃圾,但选对人群至关重要:
有家充桩+通勤族
每日通勤≤150公里?家充桩能让你95%时间当纯电车开,成本仅油车的1/10。
关键提示:没家充桩慎选!频繁快充耗时费钱,体验崩塌。
年里程<2万公里+偶尔长途
低频用油可避开“高油耗痛点”,长途时加油5分钟=续航500公里,纯电无法比拟。
对噪音不敏感的技术党
能接受发动机介入时的噪音震动,且愿意为“油电双保险”买单。
增程车的本质,是 用“复杂结构+更高成本”换取“续航安全感”
你得到的是:告别里程焦虑,兼顾短途省钱;
你付出的是:保养两套系统(发动机+电池)、亏电体验降级、充电高频焦虑
所以答案很清晰:
如果你有桩、少跑长途→纯电更香;
如果没桩、常跨城出行→插混更省心
如果追求“绝对省心”→油车仍是王道
增程不是智商税,但它像一碗“荤素混炒”——
吃得饱,但别指望吃出佛跳墙的精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