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创轮胎二次拍卖,2.71亿“白菜价”难觅接盘侠

山东中创轮胎二次拍卖,2.71亿“白菜价”难觅接盘侠

前两天在车友群里刷到一条消息,说是山东中创轮胎的工厂又要拍卖了。有人还调侃,这年头连做轮胎的都撑不住了?说实话,看到这个新闻我心里咯噔一下——毕竟家门口这行当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转。

山东中创轮胎二次拍卖,2.71亿“白菜价”难觅接盘侠-有驾

这事发生在2025年8月5号,说是第二次公开拍卖,中创那边核心资产直接从3.39个亿砍到2.71亿,十来天不到就蒸发了将近七千万。上回首拍没人举牌,这回降价这么狠,也没见有多少人动心。厂子外头贴着大红布条,“诚意招商”,但路过的大货司机都是摇摇头:现在拉货本就难赚,还指望哪家新老板能把这摊子盘活?

其实早在7月底,中创第一次重整资产的时候,那起步价高得离谱,还加个50万一档的强制加价幅度,再来点模糊不清的壳资源补偿款,把本地几个有想法的小企业主全劝退了。有朋友开修理铺,他打趣说:“别看厂房大、机器多,那债务像狗皮膏药一样撕不掉。”听他讲,中创累计被下37道限制消费令,总共欠着4.62亿元没还。这些账单背后,不光是银行,还有供应商和老员工们盼工资。

山东中创轮胎二次拍卖,2.71亿“白菜价”难觅接盘侠-有驾

顺便插一句,我之前换过一次他们家的载重子午线胎,是那种300万套年产量的大型流水线出来的产品,用起来抓地力倒是不差,就是花纹偏硬,雨天容易打滑。维修师傅小刘总嘀咕:“你看这些国产大厂,都一个毛病——技术跟不上更新快,一味扩张结果全压自己身上。”

可惜这种困境也不是中创一家独有。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邻村老王聊起他亲戚曾经干过的一家叫亿诺轮胎的企业。他们2013年砸进去17个亿建基地,本以为能翻身成行业新贵,结果半年资金链断裂,到今年已经烂尾11年没人管。据说负债率超300%,不少设备锈成废铁。当时还有传言,他们引进了一套冷门自动化检测系统,可惜只用了一季就封存吃灰。

山东中创轮胎二次拍卖,2.71亿“白菜价”难觅接盘侠-有驾

再往北,北京那边还有首创轮胎,也是老字号五十多年历史。当初靠国家项目风风火火,现在却因为环保技改投不起钱,加上16.5亿元债务压顶,只能关门谢客。我去北京出差碰巧遇到他们旧工人聚会,有人感慨:“时代变太快,以前手艺好就是饭碗,现在拼智能、拼绿色,我们真跟不上。”

其实2025年的整个圈子都不好混。一方面市场竞争太卷,小品牌为了抢客户天天杀价格,大厂家利润薄得像纸片儿;另一方面融资越来越难找,只要资金链稍微一断,就像发动机缺油,一下熄火。而且现在政策卡得紧,各种环保标准、智能制造要求,每搞一次升级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扔进去。不少小作坊连最基本TPMS(那个实时监测气压的小玩意)都舍不得装,更别提什么低滚阻橡胶配方或自动分拣臂这些高端配置了。

山东中创轮胎二次拍卖,2.71亿“白菜价”难觅接盘侠-有驾

我认识一个做物流车队管理的小赵,他吐槽自从去年换成廉价国产新批次卡客车专用胎后,经常出现鼓包和偏磨损现象。他怀疑原材料缩水,但售后推三阻四。“以前我们信赖国内品牌,现在只能挑进口或者合资,有点寒心。”他说。

至于行业洗牌嘛,不止有人倒下,也有人趁机收割。但像中创新这一类捆绑巨额债务、法律责任满满的大块头,说实话谁敢轻易接手?即使降到2.7个多亿,看似捡漏,其实背后的坑比表面深多了。在我们当地茶馆聊天时,有长辈总结一句土话:“生意场如走夜路,看见亮光先摸摸脚底有没有泥。”

山东中创轮胎二次拍卖,2.71亿“白菜价”难觅接盘侠-有驾

最后八卦一下,据传最近又有南方某橡胶集团的人暗访现场,但到底是真买还是探底行情,没有准信儿。有师傅悄悄告诉我,“别瞎琢磨,人家收购只认技术团队和渠道资源,你那些旧设备值几个钱?”反正8月5号之后,这场戏怎么演还真不好说——可能等来的不是复活,而是一声叹息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