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

“脱保潮”来袭,新能源售后市场如何筑牢维保防线

“脱保潮”,并非海滩胜地的年度抽风,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遭遇的真实处境。如同大潮退去,数百万新能源汽车正迎来保修期的尽头,裸露在市场和技术的沙滩上,任由冷风嘶吼。修还是不修?怎么修?谁来修?此刻,“三电”问题成为了维保江湖的核心悬案——要知道,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占据了整车近四成成本,也最让车主和维修厂直呼“高攀不起”。

截至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突破800万辆大关,增速比特斯拉噱头还猛。可增长的背面,是售后服务严重滞后。这行业现状像是快进到点餐页、卡死在结账界:新车卖得欢,修车队伍却是老杆拉稀——全国新能源维修企业还不到燃油车维修店的零头,维保人才缺口更高达80万人。这种局面换谁都要着急,所以连老修理厂老板都暗自让自家小伙子去恶补三电系统,生怕错过下一个风口。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市场大蛋糕面前,自然是新老势力齐上桌。政策鼓励、车企进场、保险下场,各路英雄合纵连横。曾经熟悉的发动机、大明白变速箱,都让位给高压电气,连换电池都快比修发动机还贵——20万元级别的小电驴,换个动力电池丢进去十万不带眨眼的。难怪保险公司宁愿看天数落,也不敢痛快定价。你说定低了,万一电池说罢工它就罢工;定高了,用户骂你狠心黑店。毕竟同龄电池寿命天差地别,这种剧本单靠经验“瞎蒙”,风险太大。

“只换不修”,这是行业的老毛病。好在有宁德时代最近扛起了续命大旗,将“修”重新放回饭桌。其“宁家服务”体系不仅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管理十余年来终于磨出一套CTP返修流程:原厂零件、官方质保、价格比整包更换友好不少。既打破了“只换不修”的死循环,又解决了用户望电兴叹的窘态。后边亿纬锂能、瑞浦兰钧也按耐不住,纷纷推进自建售后站点,试图在这个百亿市场分得一瓢羹。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但三电维保的门槛远非刷个电瓶、动动螺丝那么简单。高压系统、电池拆解、数据解读,每一样都让老修理工直呼“再也回不到过去”。要完成新能源维保,至少要证书在身、对数据敏感、对电流不犯抖。传统汽修技师就像用锤子的人碰上了电子狗,全盘推倒重来。人才紧缺已成常态:官方预计到2025年,这波缺口能撑进百万大军。国家的政策杠杆倒也没闲着,产教融合共同体、专业培训补贴轮番上线,力图用教育填平行业断层。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趁着“脱保潮”浪高,各路资本也纷纷跑步进场。主机厂不甘做甩卖员,三电售后体系必得自己把控。比亚迪、特斯拉等大户早早搭起自家直营或封闭维修网络,不仅牢牢掌握技术和售后话语权,电池回收、跨区域调配全搞了个闭环。4S集团、保险公司则选择资源整合,联合搭台。例如电驴集团与中升集团“闪修中心”,一站式处理三电修复与钣喷,分分钟搞定事故车;保险集团下的“中保智修”也搞连锁、铺网络,把维修和理赔作业捆成套餐,确保用户少跑路。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智能化也没掉队,上汽、深空灵智等通过AI系统,让维修变得更像“看病问诊”。数据一拖、模型一算,原本一锅粥只能靠师傅拍大腿蒙的“疑难杂症”,如今几秒内定位到故障点。维修时间大缩短,后备技师也能挂帅冲锋。只要肯砸钱,人人有机会变身“三电小达人”。

痛点与希望始终相依。未来八年,数千万脱保新能源车滚滚而来。是让“修车难、修车贵”成为时代诟病,还是趁势释放千亿市场潜力?答案还得靠从业者和新势力共建互补:完善维修网点,培育复合人才,压缩配件溢价,让聪明的解决方案取代“扒皮式”承包。当电池“只换不修”尘封往昔,维保江湖再分高下,新能源车主或许可以坦然面对“脱保”,不必再谈检修色变。如此,维保市场才能真正迎来新生,不做涨潮退潮的看客,而成为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新能源脱保潮来临,维修难题凸显,人才缺口待补-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