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这款车,是不是最近在朋友圈和车友群里常刷屏?大家都在等它“现身说法”——问界M7新款到底值不值得上车?成都车展还没真开场呢,外头已经先有真车谍照溜出来,真是吊足了大家胃口。可话说回来,面对新款M7这一堆猛料,有人看得两眼发光,有人却先嘀咕一句:“到底哪儿变得更香?只是一通屏幕狂魔的炫技秀?还是有点东西?”今天咱就带着好奇心,一点点扒拉细节,看看这些看似“黑科技”加身的升级,到底是新能源汽车“卷疯”的常规操作,还是问界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这盘棋上,真的想扔核弹。
先聊外观。现身成都车展馆外的这辆问界M7新面孔,这车头一瞧,和那些年看腻的老大灯造型说拜拜,再不走泥鳅眼那套狗都不理的路子。灯组用了一套新思路,中间横着来一条银色镀铬线,左右两只大灯如剑眉冷眼,搭个通风口,大晚上要是不打招呼,能把谁误当未来派战舰了。整车尺寸嘛,这个参数党一定要交代清楚:5080毫米的长度、1999毫米大腰围、1780毫米身高,如果说还没感觉,那么看到3030毫米的轴距,是不是有点“路上小游艇”的既视感。但数据归数据,现实里的这个体型,停小区地库不用掉头你信吗。这年头车企还都鼓捣隐藏门把手,新M7也跟上潮流搞了个半隐藏,但没“藏”住的,是那一排多辐铝合金轮毂。侧颜杀的点不在于这些,而在于后排那块隐私玻璃,假装明星出行?其实图个安逸闭关,后座大佬看片更多怕人偷看。尾灯拉通一整条,很细很有型,难怪说搭配智能灯语,不会用红绿灯和人斗智斗勇可别买。
讲真,现在新势力造车内饰不敢寒碜,要不就容易被网友秒骂:太小气、太掉队。这新款问界M7上来就是“三屏暴击”——仪表、中控、副驾娱乐三大独立大屏铺开,仿佛一个人在家办公+娱乐还配分屏。尤其那个AR-HUD抬头显示,绝对是“懒人福音”。日常开车还得低头看屏的日子,该翻篇了。在挡杆这块,一改传统大鸡腿,直接摆怀挡,省地方还不失格调。中控岛台,形同健身房的“多功能器械”,无线充电、储物格、双杯架、双开门扶手箱一字排开,不用手忙脚乱满车找东西,这体验,甩老气横秋的德系轿车三条街。座舱智能化部分,一句话带过:华为ADS4来了。听说全系车顶激光雷达成标配,AR和千兆毫米波堆到一起,是不是看着科技爆棚,但手心出汗地想:哪天自动驾驶“闪退”,能不能来得及反应?
动力配置,真是按照“你想要啥、全包圆”思路走的。问界M7这回推了增程版和纯电版两套方案。增程版那1.5T发动机,就是给电机打辅助的,最大马力不算极致,不过单电机227千瓦、双电机392千瓦,说是能推得动一套别墅没毛病。纯电版用的电机参数,直接复刻增程,单双电机任你选,躁惯了单电机嫌肉,直接上双,追求“优雅奶爸”,那就踏实选基础款。但咱说句实话,不管增程还是纯电,每日通勤和短途差别不大,除非你天天西藏进藏路上飙,新手别幻想“极限续航”带来的多大幸福感。
车企在成都车展这种地头,敢押宝新车型,按理说绝非无的放矢。问界M7这次,把科技感端出来了。三屏,AR-HUD、智能辅助、激光雷达全红配,表面上让人眼花缭乱,内核其实只有一个大命题:谁玩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谁有资格自称“豪华新能源”。可这个领域,卷得血海风暴,智己、理想、小鹏等对手都不是省油的灯。比“钱多”、“软硬件交融力”,说到底拼的其实是整个生态和服务打包能力。问界吃准了“华为光环”,自带科技BUFF,买它的刚需人群,想要的往往不是家用代步那么单纯,而是希望弄辆既能装下大人小孩,又能假装“智能精英”的移动办公室。说到底,实用性和智能标签能不能撑得住面子,才是摆在真消费者面前的灵魂拷问。
也别光看发布会PPT讲得头头是道,新车到店你仔细瞥内饰用料,屏幕响应有没有丝滑、激光雷达识别在晦暗环境下能不能靠谱,从APP联动到空调调节,是不是做到“傻瓜式操作”,这些才是直观能体会到的。而且,讲再多驾驶辅助,国内道路现实岂是实验室小白鼠?一场大暴雨、一个恶劣工地,L2、L3一崩,司机还得用肉眼和老经验救场。智能化到底给你带来便利,还是制造“伪需求”,实际用起来才见分晓。
别的不说,就拿这个怀挡来说,支持怀挡的,多半觉着换挡方便、方向盘位置节约出来,各种设置一清二楚。但怀挡究竟能不能让老司机和新手都习惯,内心没点数?多屏交互确实让副驾看片办公更来劲,可一不小心,信息量过载也分分钟焦虑爆表。有多少人是真正需要这么多功能,多少人只是为“配置焦虑”而点单?这年头,车厂给你造新功能就是“怕你闲着”,但真用不上的一堆feature,反手成摆设。
车展最扎心的,往往是“展台一圈逛完,脑袋一团浆糊”,现场新车一水的多屏、多雷达,各家都在玩灯语互动、隐藏门把手就差变形金刚了。问界M7的出现,不能说是划时代,但比低头抠脚的“上一代改款”起码清醒不少,该换的都有,甚至有点用力过猛。问题来了,9月23日正式上市,如果价格没跟着上天,或许真能抓到一波追求“全家豪华感”的用户。但如果溢价过猛,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智能化堆到天,但用户的钱包,有时候更相信家人的感受和用车的实在体验。
其实放眼看这几年新能源车市场,谁详细盯过“智能化”的升级路径,都知道现在什么屏幕大、什么激光雷达、什么辅助系统,全都不稀奇。新鲜劲儿过去,你才会明白,终归绕不过一个最普通的用户心声——“交互便捷不便捷,安全感够不够,服务能不能及时跟上?”问界M7新款,大概率能给你台“智能满格”的工具,但能不能成为每天上班、周末郊游让你爱不释手的伙伴,这块还得用脚后跟测出来才靠谱。
最终回到消费者身上,无非是三板斧:值不值买、怎么用、用得安心不?外观控大概率会爱上这套潮流范,科技咖一眼秒杀三屏互联,但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会不会很快就被下一波“黑科技”冲淡了存在感?短时间火爆,毕竟容易,真口碑能沉淀下来,那才叫牛。买新车的事嘛,还是要去看,去摸,去试,别光信网上都说好——“车展看百遍,试驾见真章”。说到这,不如来聊聊:你觉得现在新势力都这么把“智能”、“豪华”挂嘴边,是噱头成分多,还是确实用户愿意买单?你想象中的理想智能座舱配置,啥样才算不浪费?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