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小米汽车宣布召回11万多台小米YU7标准版!一时间,直接登顶热搜。不少人就开始说风凉话了,什么小米不行、小米品质差等等。
但其实“召回”是汽车行业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
从油车时代开始就如此,奔驰、宝马、奥迪、本田、丰田……几乎所有车企都曾发起过召回,而且都不是一次两次。在2024年,咱们国家的市场监管总局一共实施汽车召回1123.7万辆,要知道咱们国家2024年全年汽车销量也就3000万台左右,看到这个数据,相信大家对于召回这件事应该就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认知。
只不过这次小米召回更值得关注的点在于,召回的原因是小米SU7标准版的L2级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应对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小米SU7标准版的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存在安全风险。不过车主也不用开车回到4S店进行维修,召回通过OTA完成。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问题,放到绝大部分带辅助驾驶的车型身上恐怕都存在。
按理说这样的一个问题,搁在以前,车企一个OTA,美其名曰“升级优化”就完事了。但为啥这次小米直接搞成了召回呢?毕竟召回这事儿说出去还是影响口碑。
其实之所以小米通过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召回,而不是直接通过OTA优化,这说明了该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不足、不够完善,而是存在客观缺陷,这其中有着本质区别。那有人可能还会问,小米通过OTA就能解决的问题,也算是召回吗?
这就要说到,现在智能网联汽车不像以前的油车,油车往往任何部件坏了都必须返回4S店维修,但现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一些因软件导致的问题,或通过软件设定参数就能解决的问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远程OTA解决的。
所以,OTA其实已经成为了当下主要的召回方式之一。在2024年,通过OTA形式召回汽车就有19次,涉及车辆406.8万台,占总召回车辆数的近一半。
而且,就在8月份,有关部门还发布了一个公告,重点针对当前的智能网联汽车的缺陷调查和OTA进行了约束,有几个关键信息,大家可以看下:
1.要求加大对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
2.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3.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
4.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看到了吧!
以前车企是想OTA就OTA,你也不知道到底是真升级,还是打补丁。以后车企就不能随心所欲了。
说实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OTA被很多车企当作一个重要的营销产品点,但是看看汽车投诉网站,关于OTA的相关投诉层出不穷,包括OTA之后功能缺失、功能失效等等。
所以不难发现,OTA这种看似便捷的“维修”方式,实则让车企在不知不觉中规避了本应承担的责任。所以有关部门出手加强对于OTA的管控相当必要!相信随着这一规定的出台与完善,以及这次小米的大规模召回,后面车企的OTA一定会慎之又慎,频次也会大幅降低。
但是OTA的稳定性、可靠性一定会更有保障。但只有这样,咱们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咱们国产智能网联汽车才能真正长期、健康发展。
而对于小米来说,承认问题的客观存在,不断地去优化改进,才能守住大家的信任。否则即便品牌势能强如小米,也可能迎来口碑崩塌。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也该再次正视:辅助驾驶绝非自动驾驶,只有把方向盘始终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让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安归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