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想买辆靠谱的纯电小SUV,预算十五六万,有没有推荐?” 我一听,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它——广汽本田的e:NP1 极湃1。你说巧不巧?这车就像专门为了这个价位、这个需求量身定做的。都说“合资电车慢半拍”,可这台车一出来,还真有点打脸的意思。以前总觉得本田的电动车还得再等等,结果这台e:NP1一上桌,直接第一个动筷,排面给足了。
先说外观,这车第一眼就挺“上头”的。前脸是封闭式设计,没有传统格栅,但一点都不单调。圆润的大灯配上中间那条细长的LED日行灯带,像是在冲你眨眼睛,辨识度直接拉满。你说它激进吧,它又挺克制;你说它保守吧,细节里全是小心思。侧面线条流畅,4388mm的车长不算大,但比例拿捏得刚刚好,轮毂尺寸也给得足,走路摇头晃脑的那种精致感,有!车尾的贯穿式尾灯点亮后效果不错,晚上开出去,回头率不低。整体看下来,这车的设计支棱起来了,不再是“老咕噜棒子”那种四平八稳的风格,明显是冲着年轻人口味去的。
坐进车里,说实话,我一开始有点担心:本田的内饰,会不会还是那个“实用主义至上”的老味道?结果一上手,真香!中控那块15.1英寸的大屏,竖得那叫一个潇洒,界面UI设计也清爽,不像某些国产车堆一堆图标让人眼花。车机反应速度在线,支持CarPlay和CarLife,日常用完全没问题。最让我惊喜的是方向盘,真皮包裹+红色缝线,握感扎实,运动味儿一下就出来了。仪表盘虽然是8.8英寸的小尺寸,但信息布局清晰,跑高速、走市区都能一眼看清。座椅是皮质的,宽大厚实,坐垫够长,大腿支撑不错,跑个长途也不会觉得累。要说缺点?塑料感在中控台下方还是有点明显,但这个价位,你也不能指望它变成“装逼利器”吧?
动力这块,e:NP1 极湃1用的是单电机,150kW功率,310N·m扭矩,账面数据看着挺猛。实际开起来呢?轻快! 别看是台小SUV,起步那一下的推背感相当直接,城市里超个车、并个道,信心十足。官方说百公里加速8秒出头,不算赛道级猛兽,但在同级里绝对算顶呱呱的存在。底盘调校还是本田那味儿——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滤震处理得挺到位,不会哐哐响。不过要是开快了过弯,车身侧倾会稍微明显一点,毕竟不是“驾驶玩具”定位。风阻系数0.33,对于这个级别来说算不错了,对续航和高速稳定性都有帮助。
说到续航,它有420km和540km两个版本。日常通勤代步,420km也够用,但如果你经常跑郊区或者想少点“电量焦虑”,直接上540km版本更踏实。三电系统是本田自家的技术,虽然不像比亚迪刀片电池那么出名,但胜在稳定可靠。电池包做了防水防撞处理,安全性这块,本田一向是优等生。而且这车支持快充,30分钟能从30%充到80%,应急 totally 没问题。
智能化方面,e:NP1 极湃1配备了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主流功能都有。我试驾的时候特意开了段高架,自适应巡航跟车很稳,车道居中也做得不错,不会像某些车那样“画龙”。不过车机的语音识别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有时候你说“打开空调”,它得愣半秒才动,这点小毛病,希望后期OTA能优化。
咱们再横向比比看。同价位里,比亚迪元PLUS是个绕不开的对手。这车销量确实“国民神车”级别,内饰设计有健身房风,动力强,续航扎实。但说实话,开起来的底盘质感和隔音,比起e:NP1还是差那么一口气,尤其是过烂路时,感觉更“松散”一点。再看大众ID.3,德系调校,操控是真不错,但后排空间小得可怜,身高一米八的朋友坐进去,膝盖直接顶前座,劝退了不少家庭用户。相比之下,e:NP1在空间、舒适性和品牌口碑之间,找了个挺聪明的平衡点。
安全性上,这车全系标配6气囊、ESP、ABS这些基础配置,高配还有盲区监测和自动泊车。车身结构用了不少高强度钢,碰撞测试成绩虽然还没出,但本田的“安全人设”这么多年也不是白立的。你敢把家人放心交给他,这才是家用车的终极考验。
现在这行情,电动车价格战打得“天塌了”,不少品牌“跌冒烟了”,车主“气的蹦起来”。但像e:NP1这种合资纯电,反而因为定价稳、保值率相对高,成了不少人的“避险选择”。它不靠堆配置当“车界网红”,也不靠低价搏销量,而是用扎实的底盘、可靠的三电和本田的品牌背书,慢慢积累口碑。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它可能不是最炫的,也不是最便宜的,但它就像那个不声不响却总能给你安全感的朋友。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 还是说,你更喜欢元PLUS的性价比,或者ID.3的驾驶感?你会怎么选? 欢迎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