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四轮为何禁行?三大关键原因需知晓

电动三轮、四轮明明很方便,但为啥被禁止上路?3个原因不能忽视

电动三轮四轮为何禁行?三大关键原因需知晓-有驾

大热天的,太阳毒得能把人烤熟,你有没有想过,为啥有些人宁愿开个“小铁皮盒子”出门,也不愿意骑电动车?我以前也纳闷,直到我亲眼看见一个老大爷顶着40度高温,开着他的电动三轮篷车慢悠悠地晃过十字路口,后面一长串汽车司机按喇叭都快按出火星子了。那一刻我突然懂了——这玩意儿,方便是真的方便,但麻烦也是真麻烦。遮阳挡雨、坐着舒服,对老年人来说简直是“移动的客厅”,可为啥在不少城市,它却成了“过街老鼠”?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

首先,这车到底有多香? 说实话,别看它长得像个“三轮摩托”,但功能可一点不含糊。尤其是那种全封闭的电动三轮篷车和低速四轮“老头乐”,空调一开,冷气一吹,那叫一个舒坦!不像两轮电动车,夏天晒成“人干”,雨天淋成“落汤鸡”。而且,这车稳啊!重心低,转弯慢,特别适合那些手脚反应没那么快的老年朋友。我隔壁王婶就说了:“我这把老骨头,骑两轮车腿都发抖,开这小三轮,心里踏实!”再加上价格便宜,几万块就能搞定,比买辆正经汽车划算多了。你说,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让上路呢?这不就是典型的“好东西,却没好归宿”嘛?

电动三轮四轮为何禁行?三大关键原因需知晓-有驾

原因一:路权模糊,它到底该走哪儿? 这是第一个大问题。按理说,现在电动三轮车都被划为机动车了,那是不是得上机动车道?可你想想,机动车道上车速多快,动辄60、80公里,你这小三轮顶多跑个30,往那一开,不就是个“移动路障”吗?后车司机肯定骂娘。可要是走非机动车道呢?非机动车道本来就不宽,自行车、两轮电动车挤得满满当当,你这小三轮一进去,体积大、转弯半径大,别人想超都超不了,安全隐患立马就来了。说白了,它就像个“夹心饼干”,两边都不待见。大城市交通规划精细,容不下这种“身份不明”的车辆,干脆一禁了之。你说它冤不冤?可从交通管理的角度看,这又是无奈之举。

电动三轮四轮为何禁行?三大关键原因需知晓-有驾

原因二:驾驶者交规意识薄弱,成了“马路刺客”? 这事儿吧,真不能全怪车。很多开这种车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他们年轻时骑自行车、蹬三轮,习惯了“见缝插针”,对现代交通规则的理解可能没那么深。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这些行为在汽车上是“铁定扣分罚款”,但在这些老年代步车上,过去管得松,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我见过一个大爷,开着四轮小车,在非机动车道上慢悠悠地“散步”,后面一堆人干瞪眼。你说他错吗?确实违规了。可你要罚他?他可能一脸无辜:“我这不也没撞着人嘛!”这种“法不责老”的心态,加上部分驾驶者确实缺乏规则意识,让这类车成了交通管理的“灰色地带”。新规一出,严查严管,它们自然就成了重点“关照”对象。

电动三轮四轮为何禁行?三大关键原因需知晓-有驾

原因三:标准缺失,它到底算不算“正规军”?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低速四轮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头乐”,这几年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在乡镇农村。可你查查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你会发现,很多这类车根本不在目录里!没有国标,就意味着它没法上正规牌照,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没有标准,就等于没有门槛,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什么车都敢造,什么车都敢卖。安全性、续航能力、电池质量……全靠厂家良心,这能放心吗?一旦出了事故,保险怎么赔?责任怎么认定?都是大问题。所以,很多地方干脆说:“没标准,没牌照,那就别上路!”这也倒逼着行业必须规范化,未来或许会有新的国标出台,给这些车一个“合法身份”。

当然,我理解,一刀切地禁止,对很多依赖它出行的老年人来说,确实不太公平。但在城市交通压力巨大的今天,安全和秩序必须放在首位。我们不能因为“方便”就忽视了潜在的风险。与其抱怨“为啥不让开”,不如想想“怎么才能开得合规”。比如,能不能设立专门的低速车辆道?能不能加强驾驶培训和考核?能不能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低速电动车标准?

电动三轮四轮为何禁行?三大关键原因需知晓-有驾

话说回来,你觉得,这种方便又实惠的“国民小车”,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它真的只能在农村“逍遥自在”,而在城市“无处容身”吗?

电动三轮四轮为何禁行?三大关键原因需知晓-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