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紧凑型SUV排位战:国产猛将冲锋在前,合资老将稳住阵脚
如果你8月去逛4S店,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顾客围在博越L旁边,销售顾不上喝水,连展车门把手都被摸得亮亮的。是的,这台车在8月的紧凑型SUV榜单上又拿了第一,据说单月卖了两万多台,直接压过一票合资对手。
我倒是理解为什么它能火。博越L的外形一眼就能认出来,前脸那一圈灯带晚上点亮时挺有科技感,而侧面弧线干脆利落,不装腔作势。坐进车里,中控屏大得近乎夸张,但UI的反应速度和色彩,看起来像是平板电脑的显示效果,不像以前一些国产车只是“堆料”。
而且驾驶的时候,转向手感比老款博越更紧致,底盘在过减速带时不会发虚。是不是多好开?咱不敢乱夸,但日常通勤至少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在“开船”。有车友形容,博越L就像是国产SUV里的“一锅炖”,什么都往里放,但味道融合得还挺妙。
8月榜单的第二名是老熟人RAV4荣放。这个名字在中国路面上已经是“行走的广告牌”,即便改款了几次,依旧维持着挺高的销量。它的优势不是某个单点爆发,而是各方面都够用:空间宽敞、油耗稳、底盘结实,不花哨,但很耐看。有人打趣说,RAV4就是SUV界的白米饭,虽然平淡,却很难离开。
星越L排第三也是意料之中。这台车属于有点傲气的那种,发动机声浪不刻意压制,动力随踩随有,开起来比博越L更有激情。它的内饰用料也比较讲究,副驾那块贯穿式屏幕给人一种“副驾才是老大”的感觉。
第四、第五分别是卡罗拉锐放和锋兰达,这两台的共同点是“省心”。丰田的那一套混动和CVT组合就像老友一样,不会给你惊喜,但也很少掉链子。对于不想折腾的家庭来说,这类车就是稳稳的选择。
从第六名开始,国产车又开始攻城略地了,比如哈弗大狗。别看它名字有趣,造型也是玩味十足,方正的轮廓、圆形的灯组,再加上那种略带野性的底盘调校,让它很容易就圈住喜欢轻度越野和露营的用户。听说大狗的车友群里,经常有人组织周末去郊区扎营。
长安CS75 PLUS和宋Pro DM这两位,简直是榜单上的“常驻嘉宾”。CS75 PLUS的造型一直走大气硬朗的路线,动力组合更新之后已经能满足大多数家用需求。而宋Pro DM靠着插混系统,既能充电用电跑短途,又能油跑长途,油耗表现让不少人动心。
还有元PLUS,它在年轻人当中很受欢迎,特别是那种日常通勤+偶尔长途的用户。它的电驱加速反应快,城市里变道超车一脚就能上去,而且外观和配色都比较跳。
到了榜单后半段,更有意思。宝马X1、奔驰GLB和奥迪Q3都在,说明豪华品牌的小型和紧凑型SUV依旧有人买,尤其是年轻家庭,想保留点“牌面”,但预算又没办法直接冲到X3或GLC,这几款车正好卡在他们的舒适区。
另外,广汽丰田铂智3X、日产逍客、奇骏这些车,也都在榜内。它们有些是靠稳定的产品力,有些是靠价格策略,还有些就是纯粹的数据积累——毕竟一款车只要口碑在线,就不怕被遗忘。
榜单最后一角还出现了深蓝S05,虽然排名靠后,但已经能看出新能源SUV在紧凑型市场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未来几年,这类车型的比例可能会越来越高,只是到时候谁能站住脚,还得看综合实力和补能体验。
没办法,紧凑型SUV是每个品牌的必争之地,你能清楚感受到,这个细分赛道已经不只是比谁长得好看、谁动力强,而是在智能化、舒适性、能耗等方面同时拼命“卷”。
有个经常跑试驾的朋友笑说,他8月在不同车企的活动里蹭了这么多车坐下来,最大感触不是配置升级了多少、油耗降了多少,而是现在大多数紧凑型SUV的方向盘调得越来越轻,“比早些年的合资车轻了一半,可能是为了照顾现在城市开车的女司机和新手”。是真是假,我倒觉得挺有可能。毕竟大家都在想办法讨好更多的潜在车主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