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SUV销量巨变,吉利三款进前十,锋兰达锐界排名意外

最近这段时间,如果您正琢磨着买辆车,特别是想选一辆燃油SUV,估计心里头会有点犯嘀咕。

因为现在这市场跟几年前可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咱们闭着眼都能说出来哪几款车卖得好,像是大众、丰田、本田那几位“老大哥”,基本上就是销量的保证。

可现在你要是再去逛逛车市,或者在网上看看销量榜单,可能会发现,这天,好像真的变了。

燃油SUV销量巨变,吉利三款进前十,锋兰达锐界排名意外-有驾

以前那些稳坐钓鱼台的合资“神车”,有的开始力不从心,而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却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冒头,而且势头还特别猛。

这不,九月份第一周的燃油SUV销量数据一出来,更是给这个变化来了个实实在在的印证,整个榜单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大洗牌,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这份榜单最抢眼的地方,无疑是吉利汽车的表现。

在销量榜的前十名里,吉利一家就占了三个位置,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领头羊还是大家熟悉的老面孔——吉利博越L,它一周就卖出去了3752台,稳稳地坐在了冠军的宝座上。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在这一周里,平均每天都有超过500个家庭选择了博越L。

为什么它能这么受欢迎?

其实道理也简单,就是它太懂得现在老百姓需要什么了。

十几万的价格,你不仅能得到一个非常大气、时尚的外观设计,坐进车里,那个大屏幕、那个智能化的车机系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坐进了一台更贵的车。

再加上它在安全和驾驶感受上也下了功夫,综合看下来,它的性价比就显得特别突出。

在它面前,很多同价位的合资车就显得有点“朴素”了。

除了博越L,吉利的另一位大将星越L也表现不俗,卖了超过2600台,排在第五。

星越L的打法就更聪明了,它用一个紧凑型SUV的价格,给到了你一个接近中型SUV的空间和尺寸,内饰的用料和做工也很有豪华感。

燃油SUV销量巨变,吉利三款进前十,锋兰达锐界排名意外-有驾

很多人第一次坐进星-越L,都会惊讶于它的质感,感觉这不像是一台十几万的车。

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感觉,精准地抓住了很多家庭用户的心理。

再加上定位更年轻、主打运动的缤纷越也冲进了前十,排在第七。

这样一来,吉利就在十万到二十万这个主流价格区间,用三款不同定位的车型,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产品矩阵,无论是追求实用的家庭,还是追求品质的个人,或者是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都能在吉利找到合适的选择。

这种全面的布局,让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看完了国产的春风得意,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合资品牌这边,情况就复杂多了,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大众汽车的底子还是厚,途观L卖了3201台,紧紧跟在博越L后面,排在第二,探岳也守住了前十的位置。

这说明大众品牌这么多年在中国市场积累下的口碑,依然有很强的号召力,很多人买车,还是会首先想到“VW”这个标。

丰田也还算稳健,卡罗拉锐放和RAV4荣放这两款车销量也都很可观,排在第三和第四。

丰田车省油、耐用、开不坏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现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很多人买车会更看重长期的使用成本,丰田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除了大众和丰田的部分车型,其他合资品牌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曾经需要加价才能买到的本田CR-V和皓影,这次竟然双双跌出了前十名。

而丰田的另一款热门小型SUV锋兰达,这次只排到了第13名,销量甚至还不如咱们国产的哈弗大狗。

这是为什么呢?

燃油SUV销量巨变,吉利三款进前十,锋兰达锐界排名意外-有驾

其实根源还是在于产品力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汽车的要求已经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了。

他们习惯了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也希望自己的车能有更大的屏幕、更聪明的语音助手、更全面的驾驶辅助功能。

而很多日系车在这方面就显得比较保守,内饰设计和配置水平,跟同价位的国产车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当国产车已经把过去三十万车才有的配置下放到十五万级别的时候,你还守着原来的那套东西,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比日系车更惨的,是福特锐界。

这款曾经能和汉兰达平起平坐的美系中型SUV,这次的排名已经掉到了第47位,一周的销量还不到500台。

这个成绩对于一款主流合资品牌的中型SUV来说,基本上就是被市场边缘化了。

锐界的处境,其实是很多二线合资品牌的一个缩影,它们在品牌影响力上不如大众、丰田,在产品更新速度和性价比上又比不过势头正猛的国产品牌,两头受挤,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这场变化不仅仅是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较量,就连我们自主品牌内部,也在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新陈代谢。

曾经连续多年霸占SUV销量榜首的“国民神车”哈弗H6,这次的周销量只有1130辆,勉强挤进前二十名。

另一位曾经的销量王者长安CS75PLUS,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这并不是说这两款车变差了,它们依然是很好的产品,而是因为市场上的新选择太多了。

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懂车。

一个产品如果不能持续地带来新鲜感和更强的价值,就很容易被其他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所取代。

这恰恰说明了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优胜劣汰的成熟阶段,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一件大好事。

这也给所有汽车品牌提了个醒: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任何一款车可以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只有不断地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不断地自我革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