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快5米长的丰田7座混动SUV,办下来只要17万块钱,这事儿最近在车友圈里都传开了。
这听着是有点不太敢信。
毕竟在大家印象里,合资、7座、混动这几个标签凑一块,价格怎么也得20万起步。
现在冷不丁冒出个17万就能拿下的,还加92号油,也难怪有人说这性价比简直了。
这事儿是从一个广州车主的帖子里火起来的。
他去年提的车,裸车加上七七八八的费用,最后落地差不多就是17万。
最关键的是,他当时在广州买,没加价,也没被店里硬塞一堆没用的东西,这在热门合资车里头,算是相当实在了。
这位老兄家里人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买个7座车是硬需求。
他说这车他最满意的就是地方大。
车长快5米了,第三排不再是那种只能放个包或者让小孩临时挤一下的“小马扎”。
他自己试过,正儿八经坐两个大人,跑个短途一点问题没有,不顶头也不憋得慌。
一家子出门,老人孩子坐得舒坦,后备箱再塞点行李,地方也还够用。
油耗是另一个让他特别得意的地方。
这么大一台SUV,又是大夏天,空调一直开着,在城里和快速路来回跑,油耗基本上就在6升多晃悠。
偶尔狠踩一脚油门超个车,那油耗数字也不会吓人一跳。
按他自己的话说,开这车真没啥压力,加满一箱92号油能跑老半天,就算家里老人想开车出去买个菜,他一点也不心疼那点油钱。
配置上,这车走的是个实用路子。
没什么花里胡哨、一年也用不了几回的功能,但你平时能用到的东西,基本都给你了。
像LED大灯、倒车影像、全景天窗这些能让你开车方便、心里踏实的东西都有。
自动空调和定速巡航也都是标配,跑个长途能省不少事。
很多开过这款车的车主也有差不多的感觉。
大家普遍觉得,这台日系SUV的底盘挺稳的,跑高速不飘,拐弯的时候车身也撑得住,给人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虽然车子大,但开起来不笨,倒车停车比想的要容易。
当然,这车也不是说就十全十美了。
就有人说,要是第三排坐满了人,后备箱那点地方就有点紧张了,放不了什么大件行李。
不过,话说回来,跟一个价位的国产车比,它的空间还是能打的,毕竟尺寸在那儿摆着呢。
说到这儿,就免不了要聊那个老话题:国产车和合资车到底怎么选?
这几年国产车进步有多快,大家心里都有数,特别是在内饰、智能配置和空间设计上,做得确实好,有些地方甚至把同级别的合资车都比下去了。
但为啥还是有那么多人,最后掏钱的时候,看了一圈又回过头来选了丰田?
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图个“省心”。
丰田这么多年攒下来的“皮实耐用”的名声,对很多过日子的家庭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买车毕竟不是买玩具,稳定性、可靠性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后期的保养和二手车值不值钱,也是很多人会考虑的。
听一些车主说,这款混动车做一次小保养大概六七百块钱,不算便宜,但也能接受。
更重要的是,丰田这套混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开个四五年,电池基本不会出什么毛病,这就让很多人心里踏实了。
卖二手车的时候价格也坚挺,换车能少亏点钱。
所以你看,大家买车其实都很实在。
当一个牌子能同时给你大空间、低油耗、高可靠性,买车养车的钱又不算太离谱的时候,它自然就成了抢手货。
尤其是对那些上有老下有小、预算又不多、还不想开车总操心的家庭来说,这种各方面都过得去的车,吸引力简直是致命的。
以前大家总觉得,合资的7座车要么死贵,要么配置抠门。
现在市场里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家伙,用混动把油耗降下来,用快5米的车长保证了空间,再把价格放到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位置,这确实让很多原本在国产和合资之间纠结的人,心里那杆秤一下子就歪了。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不一样。
有人就是喜欢国产新势力那种科技感,觉得车就该是个“大玩具”;但也有人更看重车子作为工具的本分,追求的就是个稳定、可靠和经济。
这两种想法没啥对错,就是看重的东西不一样。
这款丰田大7座混动车,正好就戳中了后一波人的心窝子。
它不追求跑多快,也没有酷炫的大屏幕,但它能实实在在地帮你解决一家人出门的核心问题。
它就像一个话不多但特别靠谱的朋友,平时不出风头,但到关键时候,总能指望得上。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