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产业版图重构,中国企业用硬科技在世界百强阵营刻下自己的坐标。
《财富》世界500强新榜揭晓,华为、比亚迪首次携手跻身全球百强,中国科技制造业迎来历史性突破。(500强中国企业排名附后)
比亚迪从2022年首次上榜时的436位,四年间跃升345个位次,以第91名的成绩站上全球产业巅峰。同一榜单上,华为位列第83名,两家科技企业共同改写着中国企业在世界级竞争中的排位格局。
——中国制造的全球突围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国企业上榜总数达130家,稳居全球第二,与美国(138家)、日本(38家)共同占据榜单六成以上份额。
在百强阵营中,中国民营企业表现尤为亮眼。京东位居第44位,阿里巴巴位列第63位,而华为与比亚迪分别占据第83位和第91位,构成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四杰”。
榜单数据背后,是中国产业结构的质变。当传统车企排名普遍下滑——上汽下降45位、广汽骤降71位——比亚迪却逆势上升52位,首度跻身全球百强,凸显新能源赛道对传统制造业的重构力量。
——比亚迪的百强之路
支撑排名跃升的是硬核业绩。2024年,比亚迪营收达7771亿元,同比大增29%;新能源汽车销售42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冠,同比增长41%。
今年一季度延续高增长态势:单季销量突破100万辆,其中海外销售21万辆,同比激增110%,全球化布局成效初显。
技术创新构成核心驱动力。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542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36%。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14年间,比亚迪有1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化为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兆瓦闪充等突破性成果。2025年推出的超级e平台搭载10C兆瓦级闪充技术,将电动车充电体验推向新高度。
——全球化布局全面提速
2025年成为比亚迪出海战略的爆发年。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在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泰国基地交付第9万辆新能源车、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等里程碑事件推动下,比亚迪的全球足迹已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
产能国际化布局同步加速:匈牙利工厂瞄准年产20万辆目标,泰国基地辐射东南亚,巴西工厂抢占南美市场。高端车型出口占比超30%,彻底打破中国汽车“低价出海”的传统路径。
资本市场对战略成效给予积极反馈。多家券商研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单车净利润达0.87万元,同比增长31%。东吴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看至507元。
——产业变革的历史坐标
当比亚迪首次闯入世界百强,其意义已超越企业个体成就。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份额达18%,与特斯拉(19%)共同主导产业格局,但59.8%的增速远超行业25%的平均水平。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5%,技术输出覆盖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从碳化硅模块到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中国首次在汽车工业核心技术领域掌握标准制定权。
华为的83位与比亚迪的91位,共同构成中国科技制造业的“双子星座”。前者突破芯片封锁重构5G生态,后者打破百年燃油车垄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换道超车”。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驶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在匈牙利工厂的机械臂间,在巴西街头的电动巴士上,在泰国码头等待发运的滚装船里,中国制造的绿色足迹不断延伸。
当《财富》500强榜单上的传统车企名次纷纷下滑,中国新能源军团却逆势上升。榜单更迭背后,是一场百年汽车工业的权力转移。正如比亚迪厂区矗立的标语:“技术为王”终将重塑全球产业版图,而属于中国制造的时代,正加速驶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