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们一提起中国汽车,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越来越酷炫的设计、让人眼花缭乱的智能科技,还有那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这些确实是中国车企能够快速走向世界的硬实力。
但是,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当这些汽车漂洋过海,卖到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洲之后,后续的服务能跟得上吗?
毕竟,车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买车只是开始,后续的保养、维修、客户沟通才是真正考验一个品牌是否负责任、是否能长久立足的关键。
如果服务跟不上,产品再好,也难以在海外用户心中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这个问题,不仅是海外消费者关心的,也是我们国内民众关注的,因为它关系到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的整体形象。
就在前不久,长安汽车在泰国曼谷做了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分量的事,可以说是正面回应了大家的这种疑虑。
他们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全球服务技能大赛,主题叫做“技能无国界 服务无止境”。
这可不是简单地搞个活动、做做宣传,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全球性的服务技能比赛。
来自全球六大区域,覆盖了八十个国家的顶尖服务人员都汇聚到了一起。
这四十五名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是从五千多名从业者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可以说是各自区域里的高手。
长安汽车把这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服务精英们请到同一个舞台上,让他们同场竞技,比拼服务接待的流程、维修发动机的硬核技术,还有处理复杂电路故障的看家本领。
这番大张旗鼓的操作,实际上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中国汽车,不光能把车造好、卖好,我们更有能力把全球各地的车主服务好。
这标志着中国汽车的出海战略,正在从过去单纯卖产品的阶段,向一个更深层次、更考验综合实力的“服务出海”新阶段迈进。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场比赛到底比了些什么,就能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比赛主要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是考验服务顾问的,叫做“服务标准流程”。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说白了,就是比拼谁更会跟客户打交道。
当一个车主因为车辆问题而焦急地来到服务中心时,服务顾问能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他的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让人感觉被尊重、被关心。
这考验的是一种在效率和人情味之间找到平衡的能力,是一种软实力,直接决定了用户对品牌的直观感受。
第二和第三块则是考验维修技师的真功夫,包括传统的发动机机械维修和新兴的整车电器故障维修。
这里面有个很有看点的设计,就是考核内容把传统燃油车的机械技术和新能源车的电子技术结合在了一起。
这就要求技师们不能偏科,既要能像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样,通过细微的声音和震动判断机械问题,又要能像一个IT专家一样,熟练地使用诊断电脑,分析复杂的数据流,找出隐藏在电路和软件里的故障。
这充分说明,如今修车已经是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儿,长安正在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比赛的结果也很有说服力。
在技术维修这个硬碰硬的领域,金牌由我们中国区的选手施历兵获得,展现了我们本土技术人才的深厚功底。
但在服务顾问这个比拼沟通和亲和力的项目上,金牌得主则是一位来自中东非区域的埃及朋友。
此外,来自东南亚、欧亚等区域的选手也都在奖牌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个结果恰恰说明,长安所推行的服务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和认同。
它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不分国籍和地区,都能达到一个统一的高标准。
这场比赛,实际上就像一个文化和技能的交流平台,让全球的服务人员有了一个切磋技艺、互相学习的机会,也让“长安服务”这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更具体、更生动的形象。
当然,举办一场比赛只是一个窗口,我们更应该看到其背后长安汽车长远的全球化布局。
自2023年启动名为“海纳百川”的全球化计划以来,长安的出海步伐明显加快。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就在今年1到7月份,长安汽车的海外销量达到了近3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四,这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产品实力得到了全球用户的认可,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长安多年来在服务体系上的持续投入和建设。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服务是品牌的生命线,因此启动了所谓的“一号工程”,把服务提升到了和产品研发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了更好地与全球用户建立情感连接,他们还专门推出了全球化的用户品牌标签“withU”,意为“与你同在”,传递出一种伙伴式的关系理念。
为了让这种“伙伴关系”落到实-处,长安下大力气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球的“一网三体”服务体系。
这个“一网”,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超过一万四千个销售和服务网点,力求让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方便地找到服务站。
“三体”则更加具体,分别指向了备件、关怀和维修三个核心环节。
在备件方面,他们已经在泰国等地建立了五个全球中心库和八十二个国家库,大大缩短了用户等待零件的时间;在关怀方面,建立了四个海外本地化的呼叫中心,让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母语获得及时的帮助和咨询;在维修方面,更是着眼未来,开始试点运营专门处理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的“超级三电维修中心”。
这一系列扎扎实实的举措,都是为了解决海外用户最担心的实际问题,从而建立起品牌在当地的良好口碑和用户忠诚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次大赛举办前不久,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刚刚成立,长安也由此获得了新的央企身份。
这个身份的转变,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和更重的责任。
因此,这次全球服务技能大赛,作为新长安成立后的首场重大海外活动,其意义就超越了一家企业本身。
它更像是一次代表中国汽车工业的集体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品牌在服务领域的决心和实力。
通过推动统一的“长安标准”与不同国家的“本地需求”相结合,长安正在努力打造一种既有国际一流水准、又充满本土化人情味的服务体验。
这不仅为长安自己赢得了市场,也为其他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服务出海”的样板,展现了作为行业先行者的担当。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行驶在世界各地的道路上,这种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软实力,将和产品技术的硬实力一道,共同构筑起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上最坚固的基石。
全部评论 (0)